孫子,名武,字長卿,是春秋末期齊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軍事家。孫子的七世祖是陳國公子完,公子完為避難而逃離陳國來到齊國。由于古代稱氏不稱姓,公子完在齊國定居后即稱陳完,“陳”與“田”音同義通,所以又稱田完。田完即后來田氏齊國的始祖。孫子的祖父陳書,字子占,齊大夫,因代莒有功,景公賜姓孫氏,由此孫子這一支以孫為氏。孫子的家族雖然在齊國名聲顯赫,但孫子卻通過齊景公的昏庸腐化、貪婪剝削、殘暴統(tǒng)治,以及貴族階層間的殘酷斗爭,看到了社會危機。于是他毅然離開齊國來到了吳國,希望能在吳國施展自己的才華并宴現(xiàn)自己的遠大理想?!妒酚洝份d孫子進兵法十三篇與吳王闔閭,吳王看后大悅。吳王讓孫子用宮女演練兵法,宮女不聽將令,于是孫子斬吳王喜愛的兩個妃子以示眾,演練終于成功。吳王雖然心痛,但也看到了孫子的軍事才能,于是拜孫子為將軍。吳王在孫子的輔佐下終于實現(xiàn)了“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的霸業(yè)。孫子所著的《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著作的代表,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萃。不僅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在世界軍事學術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秾O子兵法》被稱為“武經”,早在7世紀就傳入日本,18世紀以后,英、法、德、俄等國均作了翻譯,影響巨大。《孫子兵法》共十三章,每章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為原文,第二部分為譯文,第三部分為事典,第四部分為思悟。為給讀者一個全新的感覺,也為了使讀者更加容易理解《孫子兵法》的精髓,編者把重心放在了事典上.同時把思悟建立在對原文的理解上,以有利于讀者更深入地理解《孫子兵法》的內容和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