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論中國文化概論

中國文化概論

中國文化概論

定 價:¥25.00

作 者: 何曉明,曹流 著
出版社: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文化理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3812790 出版時間: 2007-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88 字數:  

內容簡介

  學習、研究中國文化,對于中華民族審視歷史、解剖自身、創(chuàng)造未來,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運用文化結構分析的理論工具,我們可以厘清中國文化發(fā)展的基本路向,即,在物態(tài)文化方面,盡快完成從自然經濟型農業(yè)文化向商品經濟型綜合產業(yè)化文化過渡,在制度文化方面,清除宗法關系的遺存,打破“家國同構”定勢,建立起以民主法制為基礎的公正、和諧的人際關系、社會規(guī)范和政治格局;在行為文化方面,繼承“禮儀之邦”的文明遺產,同時革除其煩鎖、僵化的歷史積垢,重塑中華民族文明、禮貌、活潑、雄健的精神風貌;在心態(tài)文化方面,發(fā)揚倫理文化注重道德修養(yǎng),調節(jié)人倫關系的優(yōu)長,以避免西方近代化過程中普遍發(fā)生的科技進步與道德淪喪二律背反的歷史悖論,同時高揚科學意識,倡導理性思辨,將立德、立功、立言的傳統訓誡與求真、求善、求美的時代觀念結合起來,在推進科技進步與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完成民族價值標準、思維方式、文化心理的現代轉換。當前,史們應該特別注意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心態(tài)文化變革相對于物態(tài)文化演進的“滯后性”特點,在加速生產力發(fā)展和科學技術革命的同時,積極穩(wěn)妥地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改革,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以理性精神和求實態(tài)度繼承傳統,變革傳統,從而創(chuàng)造生機蓬勃的21世紀中華民族新文化。

作者簡介

暫缺《中國文化概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論
一、“文化”界說
二、文化結構
三、中國文化的特征
四、學習、研究中國文化的意義
第一章 富饒家園 錦繡河山
一、中國疆域的漸次拓展
二、中國疆域的文化地理學特征
三、中國疆域特征的影響
第二章 諸族團聚 中華一家
一、“中華民族”釋義
二、中華民族的起源
三、中華民族遠祖的文化融合
四、和諧的民族大家庭
第三章 農耕游牧 社稷基業(yè)
一、兩大基本經濟類型
二、沖突與地壘
三、互補與融會
第四章 宗法體制 家國同構
一、女媧、神農與氏族社會
二、五帝與國家起源
三、西周宗法制度及其影響
四、貫穿千年的“家國同構”特征
五、充分發(fā)育的專制政體
六、專制政治對中國社會的消極影響
第五章 繪形象聲 經籍典冊
一、漢字的起源
二、漢字的結構規(guī)律與“六書”
三、漢字字體的演化
四、漢字的優(yōu)長
五、不同質料的“書”
六、宏富的文化典籍
第六章 智慧哲理 思辨神靈
一、中國哲學之源——《周易》
二、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百家爭鳴”
三、儒學獨尊地位的確立與兩漢今古文經學之爭
四、佛教的傳入及其中國化
五、道教的創(chuàng)立
六、援老入儒而趨于佛的魏晉玄學
七、“三教歸一”的宋明理學
八、研討科學、關注民生的清代實學
第七章 教化百姓 科舉人才
一、虞庠之學與古代學校的萌生
二、官學與私學
三、民間特色的書院講習
四、選舉與科舉
五、八股取士及科舉制的衰敗
第八章 辭賦風騷 詩文光彩
一、瑰麗的上古神話
二、古樸的先秦詩歌、散文
三、豐滿厚重的漢賦
……
第九章 開物成務 巧奪天工
第十章 翰墨遒勁 絲竹悠揚
第十一章 百里異習 千里殊俗
第十二章 有容乃大 海納百川
第十三章 中華舊邦 其命維新
結語 中國文化精神
推薦閱讀書目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