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政治理論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定 價:¥35.00

作 者: 季德安
出版社: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總論

ISBN: 9787811210293 出版時間: 2007-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8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jù)國家教育部在碩士研究生中開設《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課程的規(guī)定而編寫,以適應當前教學的迫切需要。本書是以黨中央關于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發(fā)展歷史進程為指導,以教育部頒布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教學要點為參考,以近年來教學實踐為依據(jù),吸取了國內已有教材、相關教材的優(yōu)點和長處,由季德安組織人員編寫的。本書系統(tǒng)論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發(fā)展、曲折及其在中國的新發(fā)展;論述了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在當今世界面臨的新挑戰(zhàn)和新出路。在本書中,我們注重在科學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歷史序列之中論述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的有機聯(lián)系和革新發(fā)展,同時突出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是當代中國的科學社會主義,它所開創(chuàng)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為社會主義在2l世紀的新發(fā)展創(chuàng)浩了美好前景。

作者簡介

暫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論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研究對象和方法
第一節(jié) 科學社會主義的研究對象和學科性質
一、科學社會主義的研究對象
 二、社會主義運動在發(fā)展中經歷了兩高兩低的曲折發(fā)展
 三、科學社會主義在發(fā)展中的四次歷史性飛躍與理論演進
 四、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學科性質
第二節(jié) 學習與研究科學社會主義的意義和方法
 一、學習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意義
 二、學習和研究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空想社會主義的產生與發(fā)展
  一、空想社會主義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
  二、空想社會主義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觀點
  三、空想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幾個階段
  四、對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評價
 第二節(jié)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誕生
  一、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產生的社會條件
  二、馬克思、恩格斯把社會主義從空想發(fā)展為科學
  三、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
  四、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
 第三節(jié) 馬克思、恩格斯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豐富和發(fā)展
  一、科學社會主義在歐洲的初步檢驗
  二、科學社會主義的指導意義
第二章 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xiàn)實
 第一節(jié) 列寧關于一國或幾國首先實現(xiàn)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
  一、列寧基于對時代的分析,提出社會主義可以首先在一國或幾國取得勝利
  二、列寧基于對俄國國情的分析,選擇了十月革命的道路
  三、列寧為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而奮斗
 第二節(jié)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次探索
  一、蘇聯(lián)建國初期的經濟政策及其作用
  二、列寧對落后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初次探索
  三、列寧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新發(fā)展
第三章 社會主義在蘇聯(lián)、東歐的實踐
 第一節(jié) 社會主義蘇聯(lián)模式的建立和弊端
  一、列寧逝世后的蘇共黨內斗爭與爭論
  二、社會主義蘇聯(lián)模式的建立和歷史成就
  三、社會主義蘇聯(lián)模式的特征和弊端
 第二節(jié) 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和蘇聯(lián)模式的推廣
  一、戰(zhàn)后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
  二、東歐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特點和探索
  三、蘇聯(lián)社會主義模式的推廣
 第三節(jié) 東歐國家社會主義改革探索與斯大林模式的凝固
  一、蘇聯(lián)的改革歷程和蘇聯(lián)模式的凝固化
  二、東歐國家的改革探索
 第四節(jié) 社會主義實踐中的曲折
  一、蘇聯(lián)、東歐劇變與蘇聯(lián)模式的失敗
  二、社會主義蘇聯(lián)模式失敗的原因和經驗教訓
  三、社會主義的歷史意義和發(fā)展前景
第四章 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
 第一節(jié) 科學社會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
  一、中國民主革命的新探索
  二、建國初期的借鑒與創(chuàng)新以及隨后出現(xiàn)的重大挫折
  三、毛澤東思想的地位和科學體系
 第二節(jié) 科學社會主義中國化的第二個理論成果——鄧小平理論
  一、鄧小平理論的形成
  二、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和科學體系
  三、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
 第四節(jié) 科學社會主義中國化的第三個理論成果——“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
  二、科學發(fā)展觀是科學社會主義中國化的又一重大理論成果
第五章 全球化浪潮下的資本主義的新變化與社會主義的新探索
 第一節(jié) 當代資本主義的新特征
  一、資本主義新變化的基本特征
  二、當代資本主義發(fā)展趨勢
  三、對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啟示
 第二節(jié) 資本主義發(fā)達國家的社會主義運動
  一、資本主義世界中的社會主義運動概況與趨勢
  二、西方國家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探索
  三、資本主義世界的社會主義思潮和流派
 第三節(jié) 發(fā)展中國家的社會主義運動
  一、發(fā)展中國家的科學社會主義運動現(xiàn)狀
  二、民族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興起
  三、發(fā)展中國家的其他社會主義流派
 第四節(jié) 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新探索
  一、前蘇聯(lián)和東歐國家主要共產黨的現(xiàn)狀
  二、前蘇聯(lián)和東歐國家對社會主義的新探索和發(fā)展趨勢
  三、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實踐新探索
第六章 新世紀的社會主義
 第一節(jié) 21世紀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新時代
  一、21世紀是兩種社會制度并存、共處與競爭、斗爭的時代
  二、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一個基本特征
  三、世界經濟新時代——知識經濟時代
 第二節(jié) 科學社會主義的新實踐
  一、全球化背景下社會主義實踐的新探索
  二、科學社會主義在新時期的機遇和挑戰(zhàn)
 第三節(jié) 科學社會主義的發(fā)展趨勢
  一、科學社會主義發(fā)展戰(zhàn)略的回顧
  二、世界社會主義與世界資本主義關系的演變
  三、科學社會主義的未來前景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