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是悠久的,同時也是光輝燦爛的。它既是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歷史存在的見證,又是現(xiàn)代文化的基礎。中國古代文化史便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化產生、發(fā)展、演變及其規(guī)律和特點的一門學科。目前,學術界對于“文化”的含義尚有多種不同的理解。不過中國古代文獻中所提到的文化則多指“文治教化”而言。所謂“文治教化”,用今天的話來說,大致包括意識形態(tài)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典章制度、政治和社會組織、倫理道德、風俗習慣、語言文字、學術思想、宗教信仰、文學藝術等。我們研究中國古代文化史,所取的正是這種含義。顯然,中國古代文化史同中國通史、中國思想史、中國文學史等都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但又不是一回事。在這個意義上也可以說,中國古代文化史還是能夠聯(lián)結多種學科,并使之構成一定的知識網絡,從而加深對中國古代社會認識的一種具有綜合性特點的學科。中國古代文化是豐富多彩的,以致任何這方面的著作都很難反映它的全貌。限于篇幅,也為了便于教學,本書只能選取一些中國古代文化的最基本的方面來加以介紹和論述。全書共分十三章,除第一章從宏觀上對中國古代文化的起源與特點進行把握外,其余十二章均按不同的文化領域來進行介紹。在論述過程中,也盡量做到緊扣本題,不枝不蔓,以使讀者能對中國古代:炙化有一種較為全面然又簡明具體的認識。書中所涉及的具體內容有天文、歷法、地理及行政區(qū)劃、職官、科舉、姓名稱呼、婚姻、宗法、飲食、衣飾以及經學和宗教等。為使讀者能有一種縱貫性的印象,對上述內容的介紹,基本上是依照歷史發(fā)展的順序來進行的。對于某些學術上尚有爭議的問題,除擇善而從外,亦頗不乏著者的一得之愚。至于不當之處,則只好請專家和讀者諸君指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