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的關系,是政治學領域對非營利組織關注的重要話題。中國獨特的社團與政府的關系更引起學者們不同程度的注意。新中國成立以來至今,社團與政府的關系經歷了開放前的依附關系、轉型時期多元化格局中“政府主導的合作關系”的主流形態(tài)。本書以歷史發(fā)展為線索,應用“宏觀結構-微觀行為”研究方法,分析了建國以來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文化條件下所引發(fā)的社團與政府關系的演變,以及社團與政府不同行為主體之間的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過程;著重闡明轉型時期政治資源對社團發(fā)展的重大意義,在此基礎上,展望社團與政府關系走向,并針對不同類型的社團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發(fā)展路徑與策略以及配套建設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