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文學已死”的說法,在美國20世紀60年代實驗小說告一段落時就非常流行。說出這種話的不是什么旁觀者或局外人而是那些對文學懷有無限激情的先鋒派人士,如蘇珊?桑塔格、約翰?巴思、唐?巴塞爾姆等人。在他們看來,實驗小說再也翻不出新的花樣,人類在文學上的想象力已經枯竭,小說已經走到極限或終結。顯然,這里的文學指的是先鋒派文學,他們自以為,先鋒派文學代表著文學想象力的極限,如果它們都沒有新的作為,沒有新的可能性,那還有什么別的辦法呢?當然,巴思后來從意大利的卡爾維諾和拉美的馬爾克斯、博爾赫斯那里看到新的希望,文學似乎還有新的得救的可能。但這一切在80年代也是曇花一現,不管是先鋒派文學還是傳統(tǒng)延續(xù)下來的純正的文學都蒙受了后工業(yè)化社會帶來的沖擊,電子工業(yè)創(chuàng)造的新的文化生產類型和消費方式,使傳統(tǒng)文學陷入困境,這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