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文化與思想史研究(代序)
第一編 社會文化與民間文化
一 社會文化
關于社會文化史的幾個問題
科舉制廢除在鄉(xiāng)村中的社會后果
地域認同與族群分類——1640~1940年韓江流域民眾“客家觀念”的演變
社會文化史視野中的知識分子交往網絡
“燕大”社會調查與中國早期社會學本土化實踐
二 民間文化與風俗
桃花扇底送南朝
三雅園的經營策略與昆劇的命運——以《申報》廣告資料為中心的考察
辛亥革命前后的辮發(fā)風潮
抗戰(zhàn)時期的貴州民族民俗文化調查研究
三 公共活動與民間文化
中國城市的公共生活與節(jié)日慶典——清末民初成都的街道、鄰里和社區(qū)自治
近代天津的廟會與民間文化
四 城市文化
上海基督教女青年會的“民主作風”與女工夜校
強健之路:基督教青年會與近代中國體育的歷史考察
晚清上海的新知識空間
第二編 婦女生活與婚姻
一 婦女生活
試論近代上?!澳Φ桥伞钡男纬蛇^程——社會史、思想文化史的多元比較分析
傳奇的世界——女子越劇與上海都市文化緒論
“五四”后10年間女性逃婚與婚姻自主權的爭取
民國女性自殺現象淺議
二 戀愛與婚姻
1920年代的征婚廣告
潘光旦的“貞節(jié)”新解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知識女性戀愛悲劇原因探析
“解放”的理想與現實的煩擾——中共對蘇區(qū)婚姻改造述論
第三編 民間信仰與民俗
一 民間信仰
祀典?抑或淫祀:正統(tǒng)標簽的邊陲解讀——以明清閩臺保生大帝信仰為例
朝廷意向與民問社會——以盛清普陀山佛教發(fā)展為討論中心
近代上海變遷中的佛教組織——世界佛教居士林研究
二 民俗種種
宋江陣:臺灣廟會文化的特殊傳承
近代澳門地區(qū)的慈善事業(yè)與教化——以同善堂等為例
明清時期山西民間信仰的地域分布與差異性分析——以明清山西地方史志資料為依據
清代至民國時期山西太谷的民間信仰
近代娼妓的信仰及其神靈
傳說、信仰與洪洞鄉(xiāng)村社會——兼及大槐樹移民的文化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