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作者沈括與蘇軾相識已久,蘇軾外放杭州,沈括任兩浙訪察使,臨行,宋神宗囑「他善遇蘇軾」。兩人相見,親切話舊。沈括向蘇軾求得到杭州后所作詩文,用朱筆二評點后,密呈御史臺與蘇軾有矛盾的李定,表示蘇軾「多訕謗」朝廷,釀成有名的「烏臺詩案」。蘇軾僥幸獲釋后,沈括又經常跑去找蘇軾敘舊,對蘇軾「迎謁甚恭」,若無事一般。趙孟堅入元以后,不樂仕進,隱居廣陳鎮(zhèn)(今海鹽縣)。一日,其弟趙孟頫來訪,孟堅閉門不納。夫人勸了很久,才讓弟弟從后門進入。坐定,談話之間對弟弟入仕兀朝無不露出鄙夷與不屑,孟頫尷尬,只好告辭,走了之后,孟堅又令人將他坐過的椅子用水洗刷一通,唯恐玷污了自己的清白?!恶R關條約》移的簽訂,李鴻章認為是奇恥大辱,發(fā)誓「終生不履日地」。他訪美歸來時,須在日本橫濱換船,他卻堅決不肯上岸,最后侍從們只好在兩輪之間搭起一塊跳板,冒著掉到海里的危險把他扶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