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少年英雄的政治資本
太原起兵:主謀還是響應
少年主帥的敗績
尉遲敬德:李世民的重要籌碼
第二講 秦王奪嫡:功高者的自我膨脹
實力對比:處于下風的秦王
楊文干謀反:兄弟之爭的變奏
聯絡突厥:曲線救國的險招
昆明池政變:劍拔弩張的爭斗前奏
第三講 決戰(zhàn)玄武門:明君的政治豪賭
政變:政治斗爭的變數
奪取玄武門:勝負的關鍵
先發(fā)制人:反客為主的絕殺
出乎意料的結局
第四講 篡與弒:圣主心頭永遠的陰影
批判明君:抹不去的道德污點
道德陰影造就的“治世”
夢魘的力量:繼承人過敏癥
第五講 房謀杜斷與“凌煙閣”:一代明君的特色團隊
房謀杜斷:皇帝的智囊
魏徵:皇帝的鏡子
激勵機制:畫像凌煙閣
第六講 納諫:寬容與求實的領導藝術
唐太宗的納諫“七絕”
信任與謙虛:兩面鏡子給太宗的啟示
從“聞過則喜”到“拒諫獨斷”
第七講 皇后與國舅:家事與國事的左右手
長孫皇后:政治安定的賢內助
忠誠的心腹:國舅與良臣
皇位交接中的重臣
第八講 貞觀瓶頸:繼承人選擇的心病
痛定思痛的皇子教育
無賴太子:明君的煩惱
賢德魏王:虛偽的野心家
高宗大帝:無心插柳造就的明君
第九講 政績與領導經驗:貞觀之治與《貞觀政要》
責任心與愛民心
約束權力,完善法制
《貞觀政要》:領導的智慧
第十講 開疆拓土:難以評說的千秋功過
“天可汗”的軍事戰(zhàn)略
武力是手段,和平才是目的
守邊猛將:唐太宗戰(zhàn)略的親歷者
唐宗宋祖邊疆戰(zhàn)略的比較
文治武功:唐太宗與明太祖的得失
后記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