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由清末民初開始,全面整理中國近現(xiàn)代以來的學術著作,以期為今人反思現(xiàn)代中國的社會和精神處境鋪建思考的進階。清末民初,是一個社會大變革時期,也是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作者將當時的文學分為二類:一為古文學,以王闿運、章太炎、劉師培、陳衍、王國維、吳梅村等為代表;一為新文學,以康有為、梁啟超、嚴復、張士釗、胡適為代表。斷代文學史以這一時期文學作為內容的,《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是唯一的一部名著。作者對于這些代表人物的時代背景、思想根源等有深層次的挖掘。此書《編首》敘述上古、中古、近古、近代,下接現(xiàn)代文學,這正是為了通古今之變。書中所談的,“起于王闿運,終于胡適之”,主要還是近代文學,及進入二十世紀后的所謂“舊文學”。但此書仍有極可觀之處:一是談近代作家的創(chuàng)作時,十分注重他們與古典文學的傳承關系,如談王闿運,歸在“魏晉文”的名目下;二是在藝術分析上,注重一己之感受,多有畫龍點睛之筆;三是作者的文言,實在精粹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