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導論
第一節(jié) 美國哲學的基本發(fā)展線索
第二節(jié) 美國哲學在西方哲學中的地位
第三節(jié) 本書的撰寫原則
第一編 殖民時期的神學和哲學
第一章 殖民時期北美社會概況
第二章 殖民時期的神學——清教的興起、發(fā)展與衰落
第一節(jié) 清教的興起
第二節(jié) 清教的重要代表人物
一 約翰·溫思羅普
二 約翰·科頓
三 羅杰·威廉斯
四 安妮·哈欽森
五 科頓·馬瑟
六 威廉·佩恩
第三節(jié) 清教的衰落
第三章 殖民時期的哲學
第一節(jié) 塞繆爾·約翰遜
一 生平與著作
二 邏輯、形而上學和倫理學
三 上帝的存在和本性
四 短評
第二節(jié) 喬納森·愛德華茲
一 生平與著作
二 有神論的宇宙觀
三 天啟高于理性
四 宗教情感的心理分析
五 原罪、美德與意志自由
六 短評
第三節(jié) 卡德瓦拉德·科爾登
一 生平與著作
二 物質的能動性
三 物質與精神
四 上帝與宇宙
五 道德與幸福
六 短評
第四節(jié) 本杰明·富蘭克林
一 生平與著作
二 從加爾文教到自然神論
三 普通物質和帶電物質
四 理性的道德觀
五 短評
小結
第二編 獨立戰(zhàn)爭時期的哲學思想
第一章 獨立戰(zhàn)爭至世紀末美國社會概況
第二章 獨立戰(zhàn)爭時期的政治哲學
第一節(jié) 托馬斯·杰弗遜
一 生平與著作
二 自然權利與公民權利
三 幸福、美德和效用
四 信仰自由與政教分離
五 短評
第二節(jié) 托馬斯·佩因
一 生平與著作
二 個人、社會、政府
三 理性的宗教
四 短評
第三節(jié)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
一 生平與著作
二 中央集權
三 政治權力與經濟權力的結合
四 短評
第三章 獨立戰(zhàn)爭時期的自然神論
第一節(jié) 伊?!ぐ瑐?br /> 一 生平與著作
二 理性與信仰
三 上帝、天啟與奇跡
四 意志自由與靈魂不朽
五 短評
第二節(jié) 伊萊休·帕爾默
一 生平與著作
二 傳統(tǒng)教義與自然神論
三 共和主義
四 短評
第四章 獨立戰(zhàn)爭時期的唯物主義思想
第一節(jié) 約瑟夫·普里斯特列
一 生平與著作
二 物質與精神
三 意志自由與決定論
四 公民權利與公民政府
五 短評
第二節(jié) 托馬斯·庫伯
一 生平與著作
二 唯物主義和非唯物主義
三 知覺與神經運動
四 短評
第三節(jié) 本杰明·拉什
一 生平與著作
二 觀察與推理:感覺能力與反應能力
三 物理原因與道德能力
四 短評
小結
第三編 19世紀上半葉的美國哲學
第四編 19世紀下半葉的美國哲學
小結
再版后記
第二卷
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