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文學院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學科簡介(代前言)
一
胡適其人及胡適研究述評
開拓中國現(xiàn)代新文化的同路人——再論魯迅與胡適
關于郭沫若和泛神論的關系問題
論聞一多的文化思想
周作人的“人的文學”觀與日本話語
論中國“自由”派文學
二
四十年代長篇敘事詩初探
華文新詩之我見
死亡與超越——郭沫若早期詩歌創(chuàng)作新論
《新青年》對新詩的運作
更深的分野與必要的轉型——2005年中國詩歌讀評
三
行走的斜線——論90年代長篇小說精神探索與藝術探索的不平衡現(xiàn)象
20世紀30年代小說都市敘事整體觀
“顯示靈魂的深者”——試論《吶喊》、《彷徨》敘事方式的現(xiàn)代轉換
合作化小說的裂隙
四
沈從文的湘西小說與道家藝術精神
北方文化的復興——當代文學的地緣文化研究
魏晉風度與當代文學
張承志的文學與宗教
詩化的生存體驗——《野草》意象解讀
五
誰是知識分子——對作家身份及其功能變化的一個初步考察
啟蒙師劉恒
虛偽的現(xiàn)實——先鋒作家的真實觀
延伸與轉化——論先鋒作家的“文學筆記”
新生代作家的狂人心態(tài)
六
中國當代文學的現(xiàn)代性問題論綱
“文學新時期”的意味——對行進中的中國文學幾個問題的思考
當代文學史的邏輯建構——兼評當代文學研究的一種思想理路
論“十七年文學”的歷史敘述——兼論“十七年文學”研究的方法論問題
當代文學再辨析
七
中國現(xiàn)代長篇小說的修改本
《家》的版本源流與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