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第一章 引論
1.研究目的
2.先行研究概述
3.研究思路與內容
第二章 明治維新期的經濟思想
第一節(jié)近代經濟思想課題的提出
1.幕藩體制、身份制度與土地分配
2.華夷秩序觀的變化
3.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與幕府統(tǒng)治危機
第二節(jié) 近代經濟思想的淵源
第三節(jié) 荻生徂徠的儒學經濟思路一以《政談》為中心
1.對危機的感知——“旅宿”與“制度”
2.危機的應對策略——回歸徂徠古學
3.徂徠學在明治維新前的歷史意義
第四節(jié) 福澤諭吉的近代化經濟思想——以《文明論概略》中心
1.福澤諭吉的危機觀
2.新世界觀與福澤諭吉的危機應對策略——經濟的文明化論
3.維新后的啟蒙性影響
第五節(jié) 薩摩藩武士與明治維新經濟實踐
1.薩摩藩的淵源
2.國益思想與薩摩藩實踐
3.薩摩藩武士的明冶經濟實踐與效果:以大久保利通為中心
第六節(jié)結論
第三章 甲午戰(zhàn)爭一日本明治維新實踐對中國和韓國睜沖擊
1.日本
2.中國
3.韓國
第四章 甲午更張與朝鮮近代化經濟思想
第一節(jié) 近代經濟思想課題的提出
1.以兩班為主體的等級制度
2.事大主義
3.土地制度的變遷與商業(yè)的發(fā)展
4.近代經濟思想產生的國內外背景
第二節(jié) 近代經濟思想的淵源
1.儒教傳統(tǒng)
2.實學主張
3.東學思想
4.中日思想
第三節(jié) 丁若鏞的《經世遺表》與實學經濟思想
1.丁若鏞(茶山)的實學理論邏輯
2.《經世遺表》中的土地制度改革主張
3.從土地制度改革到社會整體改革主張
4.《經世遺表》對后世改革的影響力
……
第五章 戊戌變法中的經濟思想與中國近代化的展開
第六章 結論——比較與近代史意義
參考文獻
附錄:日本與韓國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