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主義犯罪是當今國際社會的惡瘤之一。其根源的復雜性,手段和結果的廣泛性和殘暴性,以及逐漸升級、演變?yōu)榫植勘l(fā)的不同形式、規(guī)格的武裝沖突,嚴重威脅了國際社會和世界各國人民日常生活的安寧與和諧,影響了國際社會及各地區(qū)的穩(wěn)定、發(fā)展格局。聯合國安理會針對美國“9·11”恐怖主義襲擊事件,于2001年9月28日,根據《聯合國憲章》第七章采取行動,通過了第1373(2001)號決議,決心防止一切此類行為,同時要求各會員國采取一切措施,特別是拒絕向恐怖義集團提供任何形式的財政資助,不向恐怖主義分子提供安全庇護所、生計或資助,與他國政府交流有關實施或計劃實施恐怖主義行為的任何集團的情報,與他國政府合作調查、偵查、逮捕以及起訴參與此類行為者,力口強國內立法以確保將任何形式的恐怖主義活動視為犯罪并繩之以法,以及盡快成為關于恐怖主義的相關國際公約和議定書的締約國?!≈袊⒎强植乐髁x犯罪絕跡的凈土。中國不僅國內恐怖主義犯罪時有發(fā)生,而且越來越明顯地受到國內外恐怖勢力和國際恐怖組織、恐怖分子的干擾與威脅,特別是“東突”恐怖勢力對中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造成了潛在威脅。面對國內外恐怖主義犯罪的嚴峻形勢,中國政府主張并支持打擊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強調國際反恐努力要充分發(fā)揮聯合國的主導與協調作用,注意標本兼治,應避免反恐斗爭政治化,嚴格依照國際法的標準,不能采取雙重標準。 從立法角度看中國政府切實采取的行動。一方面,中國積極簽署和批準關于懲治恐怖主義犯罪的國際公約,在現有的13個懲治恐怖主義犯罪國際公約中,中國已簽署和批準了11個國際公約,同時本著合作和建設的態(tài)度,積極參加《關于國際恐怖主義的全面公約》草案的談判,并努力促成該草案的通過,達成懲治恐怖主義犯罪的一致認識。另一方面,中國也注意力口強國內豐法的修改與完善。繼1997年修訂刑法典增加有關恐怖主義犯罪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條款后,2001年12月2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三)》,主要圍繞懲治恐怖主義犯罪,增加了17個罪名,提高了量刑的幅度,進一步加強了中國刑法懲治恐怖主義犯罪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