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窗口的逐步被打開,展示給人們一個不為光學儀器觀測所知的冷宇宙?!短祗w物理中的微波譜線診斷》闡述如何透過在源區(qū)形成后,經長距離輸運過程到達觀測儀器的紛繁多姿的原子、離子和分子微波譜線對有關天體的物理狀態(tài)作出診斷。重點是如何通過譜線觀測取得的結果來了解宇宙中原子、離子和分子的分布;研究低質量星與大質量星的形成過程;分析拱星包層內中央星的情況和探討河外星系物理等?!短祗w物理中的微波譜線診斷》涉及近140種(不包括稀有同位素取代物,但H的同位素D的取代樣品例外)分子樣品的上千條譜線。譜線的輻射機制有熱與受激輻射之分。微波受激輻射線(MASER)光度高、譜線窄,提供了恒星誕生與死亡的珍貴信息,對于河外活動星系核的研究更有其獨到的功能。CO分子廣泛分布,且豐度僅次于氫分子,它和它的稀有同位素分子的轉動熱線在分子天文學的研究中倍受關注。處于學習階段的讀者可能被要求對某一頻率的微波譜線作觀測,本書希望讀者不僅了解譜線的頻率而且知道是哪個原子、分子或離子的哪兩個能級之間的躍遷導致譜線的生成以及譜線形成所需要的物理條件。進入研究階段的讀者可能想要研究某個或某類天體,本書希望讀者知道應選擇哪些原子、分子或離子的哪些譜線進行觀測,并通過在適當模型下的理論計算來達到他們的研究目標。本書比較適合已有量子力學及其在原子與分子結構方面應用的基本知識的讀者。為方便讀者,書后備有附錄,以便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