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基礎醫(yī)學人類分子遺傳學(原書第三版)

人類分子遺傳學(原書第三版)

人類分子遺傳學(原書第三版)

定 價:¥128.00

作 者: (英)T.斯特羅恩等
出版社: 科學
叢編項: 生命科學名著
標 簽: 生命科學

ISBN: 9787030183125 出版時間: 2007-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787 字數:  

內容簡介

  人類基因組計劃于2003年發(fā)表了人類基因組序列的“完成”版,這是人類科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根據人類基因組許多新的發(fā)現(xiàn),英國Tom strachan和Andrew P.Read兩位教授對其編著的《人類分子遺傳學》第三版進行了全新的修訂。全書分四部分,共21章。運用這些最新成就對DNA的結構與功能、染色體、細胞與發(fā)育、系譜分析以及基因組的組成、表達、變異和進化作了全面而深刻地闡述。對人類孟德爾疾病、復雜疾病和癌癥的遺傳起因及其基因定位、鑒定和診斷進行了系統(tǒng)地分析。還從更廣泛的視野,就功能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生物信息學、動物模型和治療學也作了詳述和展望。書中附有許多設計精巧的插圖和專業(yè)詞匯表?!度祟惙肿舆z傳學(原書第3版)(附光盤)》將遺傳學原理和現(xiàn)代分子遺傳學基本技術緊密相結合。它不僅是人類醫(yī)學遺傳學的一本優(yōu)秀教材,也是很好的實驗室技術指導書。中譯本忠于原文并保持了原書的風格。它是適用于生命科學領域中的研究生的教科書,也可作為廣大臨床醫(yī)生、遺傳學科研人員和本科學生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本書提供作譯者介紹T.斯特羅恩是紐卡斯爾大學人類遺傳學研究所的科學主任,人類分子遺傳學教授。.A.P.里德是曼徹斯特大學人類遺傳學教授。...

圖書目錄

中譯本序
Preface Of Chinese Translation
譯者序
前言
補充學習幫助
在我們開始閱讀之前智能使用Internet
縮略語
第1章 DNA結構和基因表達
1.1 DNA,RNA及多肽中的構件和化學鍵
1.2 DNA的結構和復制
1.3 RNA轉錄和基因表達
1.4 RNA加工
1.5翻譯、翻譯后加工及蛋白質結構
進一步閱讀
參考文獻
第2章 染色體結構和功能
2.1 倍性和細胞周期
2.2 染色體的結構和功能
2.3 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是細胞分裂的兩種類型
2.4 人類染色體研究
2.5 染色體畸變
進一步閱讀
參考文獻
第3章 細胞和發(fā)育
3.1 細胞的結構和多樣性
3.2 細胞的相互作用
3.3 發(fā)育概述
3.4 發(fā)育過程中細胞的特化
3.5 發(fā)育中的模式形成
3.6 形態(tài)發(fā)生
3.7 人類早期發(fā)育:受精到原腸胚形成
3.8 神經發(fā)育
3.9 發(fā)育途徑的保守性
進一步閱讀
參考文獻
第4章 系譜及群體中的基因
4.1 單基因與多因子遺傳
4.2 孟德爾式系譜類型
4.3 基本的孟德爾式系譜方式中的復雜情況
4.4 多因子性狀的遺傳學:多基因的閾值理論
4.5 影響基因頻率的因素
進一步閱讀
參考文獻
第5章 擴增DNA:PCR和細胞。DNA克隆
5.1 DNA克隆的重要性
5.2 PCR基本特征和應用
5.3 細胞DNA克隆原理
5.4 擴增不同片段大小的克隆體系
5.5 制備單鏈、誘變DNA的克隆體系
5.6 設計表達基因的克隆體系
進一步閱讀
參考文獻
第6章 核酸雜交:原理和應用
6.1 核酸探針的制備
6.2 核酸雜交原理
6.3 使用克隆的DNA探針篩查未克隆的核酸群進行核酸雜交實驗
6.4 使用克隆靶DNA及微陣列的雜交實驗
進一步閱讀
參考文獻
第7章 DNA與基因結構、變異及表達的分析
7.1 DNA測序與基因型分型
7.2 鑒定克隆DNA中的基因并確定其結構
7.3 研究基因的表達
進一步閱讀
參考文獻
第8章 基因組計劃和模式生物
8.1 基因組計劃的開創(chuàng)性意義
8.2 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研究背景和組織機構
8.3 人類基因組是如何作圖及測序的
8.4 模式生物的基因組計劃
進一步閱讀
參考文獻
第9章 人類基因組的組成
9.1 人類基因組的一般組成
9.2 人類RNA基因的組成、分布和功能
9.3人類編碼多肽基因的組成、分布和功能
9.4 串聯(lián)重復非編碼DNA
9.5 散在重復非編碼DNA
進一步閱讀
參考文獻
第10章 人類基因表達
10.1 人類細胞中基因表達概述
10.2 反式作用蛋白因子與DNA和RNA中的順式作用調節(jié)序列的結合對基因表達的調控
10.3 單個基因的選擇性轉錄與加工
10.4 差異性基因表達:起源于不對稱并由諸如DNA甲基化等表觀遺傳機制得以永存
10.5 基因表達的遠程控制與印記
10.6 Ig和TCR基因的特殊結構與表達
進一步閱讀
參考文獻
第11章 人類基因組的不穩(wěn)定性:突變與DNA復制
11.1 突變、多態(tài)性與DNA修復概述
11.2 簡單突變
11.3 引起重復問序列交換的遺傳機制
11.4 致病性突變
11.5 重復序列的致病潛力
11.6 DNA修復
進一步閱讀
參考文獻
第12章 我們在生命之樹中的位置
12.1 基因結構與復制性基因的進化
12.2 染色體與基因組的進化
12.3 分子系統(tǒng)發(fā)生學與比較基因組學
12.4 我們因何而變成人?
12.5 人類種群的進化
進一步閱讀
參考文獻
第13章 孟德爾性狀的遺傳定位
13.1 重組體與非重組體
13.2 遺傳標記
13.3 兩點定位
13.4 多點定位比兩點定位更有效
13.5 利用擴展的系譜和祖先單體型進行精細定位
13.6 標準對數優(yōu)勢比分析不是毫無問題的
進一步閱讀
參考文獻
第14章 鑒定人類致病基因
14.1 鑒定致病基因的原理和策略
14.2 不依賴定位的鑒定致病基因的策略
14.3 定位克隆
14.4 應用染色體畸變
14.5 確定候選基因
14.6 以8個例子闡明鑒定致病基因的各種方法
進一步閱讀
參考文獻
第15章 復雜疾病易感基因的定位與鑒定
15.1 確定非孟德爾遺傳性狀是否是遺傳性的:家系、雙生子及領養(yǎng)子研究的作用
15.2 分離分析用于單純孟德爾遺傳性狀和單純多基因范疇之間性狀的研究
15.3 復雜性狀的連鎖分析
15.4 關聯(lián)研究與連鎖不平衡
15.5 鑒定易感等位基因
15.6 復雜疾病遺傳剖析取得不同程度成功的8個例子
15.7 概要及總結
進一步閱讀
參考文獻
第16章 分子病理學
16.1 概述
16.2 A和口等位基因的簡便命名中暗藏了巨大的DNA序列多樣性
16.3 突變的一級分類:功能丟失性突變和功能獲得性突變
16.4 功能丟失性突變
16.5 功能獲得性突變
16.6 分子病理學:從基因到疾病
16.7 分子病理學:從疾病到基因
16.8 染色體病的分子病理學
進一步閱讀
參考文獻
第17章 癌遺傳學
17.1 前言
17.2 癌的演化
17.3 癌基因
17.4 腫瘤抑制基因
17.5 基因組的穩(wěn)定性
17.6 細胞周期的調控
17.7 整合資料:通路和能力
17.8 本章所有知識的用途
進一步閱讀
參考文獻
第18章 個體和群體的遺傳檢測
18.1 概述
18.2 受檢材料的選擇:DNA,RNA或蛋白質
18.3 篩查基因突變
18.4 檢測特定序列的變化
18.5 基因示蹤
18.6 群體篩查
18.7 DNA圖譜可用于識別個體和確定親屬關系
進一步閱讀
參考文獻
第19章 后基因組計劃:功能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和生物信息學
19.1 功能基因組學概述
19.2 通過序列比較進行功能注釋
19.3 總mRNA譜(轉錄物組學)
19.4 蛋白質組學
19.5 小結
進一步閱讀
參考文獻
第20章 細胞和動物的遺傳操作
20.1 基因轉移技術概述
20.2 基因轉移的原理
20.3 利用基因轉移研究基因表達和功能
20.4 利用基因轉移和基因打靶技術建立疾病模型
進一步閱讀
參考文獻
第21章 疾病治療的新方法
21.1 遺傳病的治療不同于疾病的遺傳治療
21.2 遺傳病的治療
21.3 利用遺傳學知識改善現(xiàn)有治療和發(fā)展傳統(tǒng)治療的新形式
21.4 基因治療的原則
21.5 在靶細胞或組織中插人并表達一個基因的方法
21.6 在細胞或組織中修復或失活一個致病基因的方法
21.7 人類基因治療嘗試的一些例子
進一步閱讀
參考文獻
詞匯表
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