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西姆·高爾基(1868—1936)是一個不朽的、“大寫”的人,一位不朽的、偉大的作家。從1892年9月25日在梯弗里斯城的《高加索報》上發(fā)表署名為“馬·高爾基”的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起,“過多的生活印象”、“俄羅斯雄偉的大自然及其人民的那樣溫和的浪漫主義氣質”,使高爾基由一個流浪漢成為一位天才的作家,在文學道路上走了整整44年。在這光輝的創(chuàng)作生涯里,高爾基先后寫出了刻畫資產階級、小市民和城市平民形象的作品《福瑪·高爾捷耶夫》、《三人》、《小市民》、《底層》、《仇敵》、《奧古洛夫鎮(zhèn)》、《馬特維·克日米亞金的一生》等;寫出了反映作者激蕩的革命情緒的、充滿英勇的浪漫主義精神的《鷹之歌》和《海燕之歌》;寫出了表現無產者的事業(yè)和精神的長篇小說《母親》;寫出了敘述杰出人物的回憶錄式的特寫《列寧》;寫出展示資產階級“事業(yè)”興衰史的長篇小說《阿爾達莫諾夫家的事業(yè)》;寫出了描寫革命前40年間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生活和思想的長篇小說《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寫出了揭示作家成長歷程的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同時還寫出了大量的短篇小說、議論文、小品文等。以上種種,共計三十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