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其人】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79) 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先世為宋國貴族,因避亂遷居魯國。父叔梁紇有勇力,以軍功封于陬邑。母顏氏,名徵在。魯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三歲喪父,家道中落,隨母移居曲阜闕里。因少時貧賤,學會不少技藝??鬃幼灾^年“十有五而志于學”,早年精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博學好禮,為鄉(xiāng)人稱道??鬃訉W無常師,傳說曾問禮于老聃,學樂于萇弘,學琴于師襄??鬃尤?,從事社會活動,同時創(chuàng)辦私學,聚徒講學,以《詩》、《書》、禮、樂為教,從而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tǒng),開創(chuàng)了學術自由的風氣,對文化在民間的傳播,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最著名的有顏淵、子路、子貢、子夏、曾參等人??鬃幽晡迨烀?,開始走上從政之路,由中都宰升任司空、大司寇,行攝相事。因與執(zhí)政季氏不合,自知在魯國難以施展政治抱負,于魯定公十三年(前497)率領一些弟子離魯,周游衛(wèi)、陳、曹、宋、鄭、蔡、楚等國,途中備嘗艱辛,但都遭到冷遇,終不見用。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孔子在漂泊十四年后,返回魯國,從事教育和文獻整理,刪《詩》、《書》,定禮樂,系《周易》,修《春秋》,以傳先王之道。魯哀公十六年,孔子病逝,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尽墩撜Z》其書】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罢摗笔钦撜f撰寫,“語”是孔子之言,《論語》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記錄匯編,為研究孔子思想最重要的資料。《漢書·藝文志》載:“《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緝而論纂,故謂之《論語》?!薄墩撜Z》成書,約在戰(zhàn)國初期。流傳至西漢,有今文本《魯論》、《齊論》和古文本《古論》三種版本。東漢末年,鄭玄以《魯論》為基礎,參考《齊論》和《古論語》,作《論語注》,共二十篇,成為后世的流傳本。東漢時與《詩》、《書》、《禮》、《易》、《春秋》、《孝經》合稱“七經”。朱熹以《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并列為“四書”,成為南宋以后士人的必讀書。前人注釋甚多,重要作品有三國魏何晏《論語集解》、南宋朱熹《論語集注》、清劉寶楠《論語正義》、近人程樹德《論語集釋》等。【孔子的時代】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周室衰微,禮崩樂壞,一些諸侯大國的勢力日益強大,甚至出現了“陪臣執(zh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