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筆者繼《鄧小平哲學方法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之后研究鄧小平理論的第二本專著。近年來,筆者一直把科研方向定位在鄧小平理論上,這不僅因為鄧小平理論博大精深,是挖之不竭的寶藏,更由于研究和宣傳鄧小平理論是一個理論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職責。任何真正偉大的理論是不需要吹捧的,但任何偉大的理論都需要人們去理解、去運用,去結合新的實際、新的實踐和新的人類文明成果作出新的闡釋。正是這一動因激勵著筆者在鄧小平理論這塊沃土上默默地耕耘。本書以歷史唯物主義的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相互作用的原理為指導,以鄧小平論著文本,同時關注黨史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重要文獻,特別是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新一屆黨中央提出的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是基于上述材料概括提煉的成果,也是筆者從鄧小平當代意識的新視角研究鄧小平理論的一次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