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是蒲寧的一部自傳性的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于1927年至1933年,歷時七年之久。巴黎一家報社記者曾經問蒲寧:“您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是因為您的整個文學活動嗎?”蒲寧回答說:“我想是的,但我深信瑞典文學院首先想要褒獎我的是最近的一部小說《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 ”這部小說以主人公阿爾謝尼耶夫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的生活經歷為基本線索,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方法,著重表達“我”對大自然、故鄉(xiāng)、親情、愛情和周圍世界的感受,表現了青年知識分子的成長和心路歷程。愛情經歷無疑是作品中主人公最重要的生活體驗。從阿爾謝尼耶夫少年時代對德國小姑娘安海茵的帶孩子氣的初戀,到他與奧廖爾《呼聲報》編輯阿維洛娃的親近,最后是他與女主人公麗卡的充滿幸福與痛苦、歡樂與悲傷的戀情。這一切都構成了他青春時代最難忘的生活篇章。小說中,阿爾謝尼耶夫和麗卡的愛情是以麗卡之死告終的,從中傳達出作者獨特的見解:真正的愛情是靈與肉美好而和諧的結合,也是命運所能給予人的最高的恩惠。然而,這種恩惠越充分,真正的愛情往往就越短暫;美好的愛情常常由于種種原因無法持續(xù)下去而帶有悲劇性。評論家帕烏斯托夫斯基認為:“在這一部嘆為奇觀的書中,詩歌與散文融為一體,它們有機地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創(chuàng)立了一種新穎的、絕妙的體裁?!弊髌分凶詡饕蛩嘏c藝術虛構的共存,抒情性與哲理性的統(tǒng)一,詩歌與散文的融匯,個人感受與民族精神風貌勾畫的并重,思考具體問題與探索“永恒主題”的結合,古典語言藝術與現代表現手法的兼用,以及在栩栩如生的生活畫面中始終伴有的歷史感、命運感和滄桑感,使得《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同時具備了自傳體小說、詩化散文、哲理性長詩等多種文體品格,成為一部在雄渾的樂聲中不乏柔和細膩的抒情旋律的大型交響曲?!∽饔?925年的中篇小說《米佳的愛情》,是蒲寧的另一篇代表性作品。作品以細膩的手法描寫了大學生米佳與卡佳的愛情悲劇。同米佳相愛至深的卡佳為了當名演員投入戲劇學校校長的懷抱,米佳心灰意懶,一度同視為卡佳替身的女仆幽會,最后因失戀而絕望,終于開槍自殺。作品揭示了商品交易與純潔愛情水火不相容的道理?!∑褜幍亩唐≌f寫得不少,其中不乏精品佳作。本書選譯的《舊金山來的先生》、《韋爾卡》、《愛情法則》、《呼氣如蘭》等都是各具特色的短篇。《舊金山來的先生》通過從舊金山來的紳士在歐洲旅游猝然死亡,用強烈對比的手法表現生死一瞬間、冷暖兩重天的殘酷現實,譴責了西方上流社會的虛偽、冷酷?!俄f爾卡》取材于人變?yōu)楹zt的遠古傳說,描寫勤勞勇敢的漁家少女韋爾卡渴望愛情,執(zhí)著地追求愛情,為搭救心愛的人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愛情故事。這篇具有象征意義的小說,滿腔熱情地歌頌了崇高的愛情。《愛情法則》描寫小地主赫沃西斯科深愛家里雇用的一個女工露茜卡,露茜卡猝然死亡后他悲痛欲絕,競在她曾經住過的屋里幽居二十多年,可謂人間愛情絕唱?!逗魵馊缣m》描寫美艷的女中學生奧麗卡不慎被父親的朋友誘奸后,因不愿嫁給他被其槍殺的慘痛悲劇,對當時俄國世風日下、道德淪喪的丑惡現象予以有力的鞭撻?!∑褜幍男≌f繼承了俄國古典文學的現實主義傳統(tǒng),又有其獨特的創(chuàng)作個性。他的小說不太注重情節(jié)和結構的安排,而專注于人物性格的刻畫和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語言生動和諧,富于節(jié)奏感。因此,一代文豪高爾基認為,蒲寧是“現代俄羅斯最杰出的語言藝術家”,他曾多次號召文學青年要像學習 19世紀古典小說那樣學習蒲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