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近現代史武夫當國: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史話(1895-1928)

武夫當國: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史話(1895-1928)

武夫當國: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史話(1895-1928)

定 價:¥128.00

作 者: 陶菊隱 著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鴉片戰(zhàn)爭以后

ISBN: 9787544318259 出版時間: 2006-10-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16 頁數: 1425 字數:  

內容簡介

  民國初年大牌記者陶隱親身見聞,中國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17年統(tǒng)治,13位總統(tǒng),46屆內閣。存新聞之鮮活與生動,取史書之求實與大氣。遍地梟雄,波詭云譎。戰(zhàn)爭、政變、暗殺、政爭、學潮、工潮,什么事都在姓共和制、總統(tǒng)制、聯邦制、君主立憲制、責任內閣制,樣樣都試過中國的現代化之路漫長而曲折。王學泰、吳思、張鳴、雷頤、李亞平、劉蘇里聯袂推薦。從晚清帝國崩潰到民國政府重新統(tǒng)一中國由帝制走向“共和”的轉型史,貫通中國古今歷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理解近現代中國政治的一把鑰匙。對今天來說,民國史也許是中歷史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一段,而1912年到1928的這一段尤為重中之重。至今我們也還不能完全弄清楚,讀明白。后來人回頭望去,許多現象還難以理解:軍閥多是“有槍就是草頭王”的粗人,可有時他們在法律程序面前也會心怯和低頭;那時夠得上知識分子這個稱號的也許就是十幾萬、至多幾十萬人吧,而其政治影響力、其社會示范效應,卻可以是空前絕后。王學泰 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陶菊隱先生的著作,帶我走進軍閥史的研究。先生是民國時期屈指可數的名記者,筆下的人物,他采訪過;記錄的事件,他看著發(fā)生;他的史話,有濃烈的現場感。這種現現場感,借先生生動的文筆,對每個讀它的人,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力。 張鳴 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陶先生這部130余萬字的《史話》,不假任何虛構便把上至袁世凱朝鮮發(fā)跡,下至張學良東北易幟這段長達33年經緯萬端,云譎波詭的歷史說得清楚明白。毫不“戲說”卻通俗生動,確當得起“目光如炬的史學家”(曹聚仁語)之稱。可以說,陶先生是以報道“北洋軍閥”起家的,他不僅對“臺前”發(fā)生的事情了如指掌,對許多鮮為人知的秘聞軼事也知之甚詳。雷頤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如果想要了解20世紀初的風云變幻,想要了解民國初期的成績與失敗,想要了解現在從何而來,而又想要不被誤導的話,你就應該認真地讀這一部書。李亞平《帝國政界往事》作者專制帝國如何垮臺?憲政如何建立?又如何瓦解?各種寫入憲法的權力博弈規(guī)則如何演變?yōu)楸┝幎??這本書里都有活生生的演示。本書確實在描述歷史,但它對我們的啟示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吳思 學者在中國歷史的長河里,“北洋軍閥”這一段自有其非同凡響和意味深長之處。史家論晚清,常繞不過“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一語,而本書所記的這一段,可以說正是這“大變局”的高潮一節(jié),它是帝制的終結和“共和”的開始,古老中國從漫長的帝制中掙扎出來,摸索著向“共和”奔去,其意義重大,其影響深遠,后來的觀察者看得越來越明白;這一時期也正是革故鼎新之際,憲法、國會等出現,現代警察制建立,新式學校普及,新聞輿論形成,等等,許多制度直接啟發(fā)著后來的歷史。本書名以“史話”,存新聞之鮮活與生動,取史書之求真與大氣,以140余萬字的篇幅,勾勒了上自袁世凱朝鮮發(fā)跡,下至張學良東北易幟,前后前后33年的一段歷史。作者行文收發(fā)自如,輕松地刻畫出了一大批軍閥與政客的群體雕像,揭露了大量鮮為人知的隱聞秘事,軍頭武夫里穿插著舞文弄墨的冷幽默,陰謀算計里隱藏著顛撲不破的人性。雖不假以文學性的虛構,也已驚心動魄;雖然寫的是過去的事,讀來卻活靈活現,如在今日。

作者簡介

  陶菊隱(1898~1989)湖南長沙人。就讀長沙明德中學。民國元年(1912年)一度擔任長沙《女權日報》編輯,次年起為上?!稌r報》“余興”欄撰稿,同時還為上海各大報撰寫地方通訊。民國5年(1916年)一度任《湖南民報》編輯,撰寫時事述評;不久辭職接辦《湖南新報》,任總編輯。民國7年(1918年)參加《湖南日報》編輯工作。民國8年(1919年)以湖南報界聯合會代表資格,參加湖南人民的驅張(敬堯)運動。民國9年(1920年)受聘上?!缎侣剤蟆否v湘特約通訊員,撰寫長沙特約通訊。民國16年(1927年)任《武漢民報》代理總編輯兼上?!缎侣剤蟆否v漢口記者。民國17年(1928年)起,擔任《新聞報》旅行記者、戰(zhàn)地記者,駐漢口特派記者。民國23年(1934年)赴南京與許彥飛合辦《華報》,同時為《新聞報》撰寫專欄文章。民國25年(1936年)移居上海,參加《新聞報》編輯工作,還擔任《曉報》主編和嚴獨鶴主持的《新聞夜報》助編。民國30年(1941年)后退出《新聞報》,除為京、滬大報撰稿外,以主要精力從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擔任上海文史館副館長。著有《菊隱叢談》、《孤島見聞》、《袁世凱演義》、《蔣百里先生傳》、《籌安會六君子傳》、《北泮軍閥統(tǒng)治時期史話》、《記者生活三十年》等。

圖書目錄

武夫當國: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史話(1895-1928) 1
出版前言
寫史不負丹青
父親陶菊隱與《史話》
緒言
第一部 前傳 1895~1911 袁世凱的發(fā)展史和風雨飄搖的清政府
第一章 袁世凱在朝鮮的十二年
第二章 小站練兵
第三章 高處不勝寒
第四章 放逐袁世凱
第五章 辛亥革命風云
第二部 袁世凱時代 1912~1916
第六章 袁世凱重登政治舞臺
第七章 孫中山當選臨時總統(tǒng)
第八章 清王朝的終結
第九章 “四巨頭”的政治表現
第十章 “總統(tǒng)殺人,偉人造反”
第十一章 國民黨“二次革命”
第十二章 孫黃分家真相
第十三章 袁世凱“君臨天下”
第十四章 解散國民黨和國會
第十五章 天壇祀天
第十六章 “二十一條”漩渦中的政府
第十七章 北洋內訌
武夫當國: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史話(1895-1928) 2
第十八章 兩種帝制路線
第十九章 楊度的“新朝宰相”夢
第二十章 總統(tǒng)變皇帝
第二十一章 云南組織護國軍討袁
第二十二章 洪憲短命王朝
第二十三章 樹倒猢猻散
第二十四章 袁世凱之死
第三部 群魔亂舞 1916~1920
第二十五章 段內閣上臺
第二十六章 地方割據之勢形成
第二十七章 第一次府院之爭
第二十八章 北京政府宣布對德絕交
第二十九章 督軍團參與府院之爭
第三十章 黎元洪引狼入室
……
武夫當國: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史話(1895-1928) 3
武夫當國: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史話(1895-1928) 4
武夫當國: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史話(1895-1928) 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