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首頁
新聞資訊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航
我的賬戶
我的書架
首頁
新聞資訊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航
文學
|
小說
|
傳記
|
青春文學
|
藝術
|
散文隨筆
|
收藏/鑒賞
|
人文社科
|
經(jīng)濟管理
|
自我實現(xiàn)/勵志
|
生活時尚
|
教育/教材
|
考試
|
少兒/童書
當前位置:
首頁
出版圖書
文學藝術
小說
中國古典小說
元曲選評
元曲選評
定 價:
¥18.00
作 者:
楊義
出版社:
岳麓書社
叢編項:
標 簽:
元代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京東 (¥14.20)
當當網(wǎng) (¥14.10)
中國圖書網(wǎng) (¥15.30)
ISBN:
9787806657669
出版時間:
2006-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
頁數(shù):
20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元曲的發(fā)生與興盛,是繼宋詞以后的又一次雜言體詩歌大繁榮的重要標志,在中國詩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歌創(chuàng)作源遠流長。從詩的體裁看,原有齊言和雜言的區(qū)別,在唐代中葉以前,最初是詩經(jīng)、樂府和古近體詩,句式由四言到五言到七言,是詩歌體裁變化的主要路徑,雜言體裁也曾出現(xiàn)并在發(fā)展,卻不曾獲得主要的位置。中唐以后,作為長短句(即雜言)形式的詞開始出現(xiàn)并漸趨繁盛,到宋代匯成大國,這在中國文學史上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事情。如果說唐人創(chuàng)造和完成了七言古詩、五七言近體詩(絕句和律詩)這樣一些齊言詩形式,從而做出了杰出貢獻,宋人則在作為雜言形式的詞(長短句)的創(chuàng)造和完備上做出了杰出貢獻。本套叢書擇取的是汗牛充棟的中國文史作品中最光輝燦爛的精華,它們不只文采斐然,更代表了所處時代的思想先聲。國內最權威的學術機構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的一批知名學者,沉浸其間,含英咀華,傾學識與才力對這些經(jīng)典作品作出了深入淺出的注釋、串講與評析,引領讀者進入更高遠廣闊的文史天地。 元曲有自己獨特的體制與風格特色。本書所選為元曲中的精華篇章,評釋簡練精當,是讀者了解元曲這一文學體裁的上佳入門讀物。
作者簡介
鄧紹基,1955年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yè)?,F(xiàn)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學術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專攻元代文學,主編的《元代文學史》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yōu)秀科研成果獎。王菊艷,女,1990年獲哈爾濱師范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學位?,F(xiàn)為江蘇省常熟理工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先后在《社會科學戰(zhàn)線》和《北方論叢》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四十余篇,參與編寫論著《古詩研究新思維》等。
圖書目錄
麗言
劉秉忠
[南呂]干荷葉(干荷葉)
王和卿
[仙呂]醉中天·詠大蝴蝶(彈破莊周夢)
商挺
[雙調]潘妃曲(悶酒將來剛剛咽)
胡祗逼
[中呂]陽春曲·春景(殘花醞釀蜂兒蜜)
王惲
[越調]平湖樂(采菱人語隔秋煙)
盧摯
[雙調]沉醉東風·秋景(掛絕壁松枯倒倚)
[雙調]沉醉東風閑居(恰離了
綠水青山那答)
[雙調]蟾宮曲(沙三伴哥來■)
[中呂]喜春來·和則明韻(春云巧似山翁帽)
陳英
[中呂]山坡羊·嘆世(晨雞初叫)
奧敦周卿
[雙調]折桂令·詠西湖(西湖煙水茫茫)
關漢卿
[南呂]四塊玉·閑適(舊酒投)
[雙調]沉醉東風(咫尺的天南地北)
[南呂]一枝花·不伏老(節(jié)錄)
(我是個蒸不爛)
感天動地竇娥冤(《竇娥冤》)
[正宮]滾繡球(有日月朝暮懸)
[正宮]二煞(你道是暑氣暄)
[正宮]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
閨怨佳人拜月亭(《拜月亭》)
[仙呂]油葫蘆(分明是風雨催人辭故國)
關大王獨赴單刀會(《單刀會》)
[雙調]新水令(大江東去浪千迭)
[雙調]駐馬聽(水涌山迭)
高文秀
黑旋風雙獻功(《雙獻功》)
[正宮]哨遍(可便道恭敬不如從命)
白樸
[雙調]得勝樂(紅日晚)
[雙調]沉醉東風·漁父(黃蘆岸白蘋渡口)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梧桐雨》)
[雙調]駐馬聽(隱隱天涯)
[正宮]叨叨令(一會價緊呵)
[正宮]黃鐘煞(順西風低把紗窗哨)
姚燧
[中呂]普天樂·別友(浙江秋)
[越調]憑闌人·寄征衣(欲寄君衣君不還)
[中呂]陽春曲(筆頭風月時時過)
馬致遠
[越調]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
[南呂]金字經(jīng)(夜來西風里)
[雙調]夜行船·秋思(節(jié)錄)
(蛩吟罷一覺才寧貼)
[南呂]四塊玉·天臺路(采藥童)
[雙調]清江引·野興(西村日長人事少)
破幽夢孤雁漢宮秋(《漢宮秋》)
[仙呂]混江龍(料必他珠簾不掛)
[南呂]斗蝦蟆(當日個誰展英雄手)
[雙調]梅花酒(呀!俺向著這迥野悲涼)
半夜雷轟薦福碑(《薦福碑》)
[仙呂]寄生草幺篇(這壁攔住賢路)
呂洞賓三醉岳陽棱(《岳陽棱》)
[仙呂]混江龍(梭頭琴樣)
李文蔚
同樂院燕青博魚(《燕青博魚》)
[雙調]沉醉東風(你去這白草坡潛蹤躡腳)
趙孟頻
[仙呂]后庭花(清溪一葉舟)
王實甫
[中呂]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
(自別后遙山隱隱)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西廂記》)
[正宮]端正好(碧云天)
[正宮]滾繡球(恨相見得遲)
『正宮]一煞(青山隔送行)
[正宮]收尾(四圍山色中)
李壽卿
說專諸伍員吹簫(《伍員吹簫》)
[中呂]醉春風(我如今白發(fā)滯他鄉(xiāng))
貫云石
[正宮]塞鴻秋·代人作(戰(zhàn)西風幾點賓鴻至)
[雙調]清江引·惜別(若還與他相見時)
[雙調]壽陽曲(新秋至)
[雙調]殿前歡(隔簾聽)
[中呂]紅繡鞋(挨著靠著云窗同坐)
楊顯之
臨江驛瀟湘夜雨(《瀟湘夜雨》)
[黃鐘]醉花陰(忽聽的摧林怪風鼓)
張國賓
薛仁貴榮歸故里(《薛仁貴》)
[雙調]耍孩兒(則你那老爹娘受苦)
張養(yǎng)浩
[中呂]山坡羊·潼關懷古(峰巒如聚)
[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往常時為功名
惹是非)
[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退隱(云來山更佳)
白賁
[正宮]鸚鵡曲(儂家鸚鵡洲邊住)
鄭光祖
迷青瑣倩女離魂(《倩女離魂》)
[越調]小桃紅(我驀聽得馬嘶人語鬧喧嘩)
醉思鄉(xiāng)王粲登樓(《王粲登樓》)
[中呂]迎仙客(雕檐外紅日低)
■梅香騙翰林風月(《伯梅吞》)
[仙呂]寄生草么篇(他曲未終腸先斷)
[雙調]駐馬聽近幺篇·秋閨(節(jié)錄)
(雨過池塘肥水面)
金仁杰
蕭何月下追韓信(《追韓信》)
[雙調]沉醉東風(干功名千難萬難)
曾瑞
[商調]集賢賓·宮詞(節(jié)錄)
(照愁人殘臘碧熒熒)
[中呂]喜春來·江村即事(女兒收網(wǎng)臨江哆)
鮑天祐
王妙妙死哭秦少游(《秦少游》)
[雙調]駐馬聽(一向淹留)
睢景臣
[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xiāng)(節(jié)錄)
(春采了桑)
[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xiāng)(節(jié)錄)
(少我的錢)
喬吉
[越調]天凈沙·即事(鶯鶯燕燕春春)
[越調]憑闌人·金陵道中(瘦馬馱詩天一涯)
[雙調]折桂令·荊溪即事(問荊溪溪上人家)
[雙調]清江引·有感(相思瘦因人間阻)
阿魯威
[雙調]蟾宮曲(問人間誰是英雄)
薛昂夫
【正宮]塞鴻秋·凌獻臺懷古
(凌■臺畔黃山鋪)
[雙調]毆前戲·夏
(柳扶疏)
秦簡夫
宜秋山趙禮讓肥(《趙禮讓肥》)
【仙呂]寄生草(餓的這民饑色)
張可久
[中呂]紅繡鞋·天臺瀑布寺(絕頂峰攢雪劍)
[中呂]山坡羊·閨思(云松螺髻)
[中呂]賣花聲·懷古(美人自刎烏江岸)
[雙調]折桂令·九日(對青山強整烏紗)
[雙調]清江引·老王將軍(綸巾紫髯風滿把)
徐再思
[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
[雙調]殿前歡·觀音山眠松
(老蒼龍)
[雙調]沉醉東風·春情(一自多才問闊)
[雙調]賣花聲(碧桃紅杏桃源路)
[越調]憑闌人·清江(九殿春風■鵲樓)
曹德
[雙調]清江引(長門柳絲千萬縷)
張鳴善
[雙調]落梅風·詠雪(漫天墜)
周德清
[中呂]滿庭芳·看岳王傳(披文握武)
周浩
[雙調]折桂令·題《錄鬼簿》
(想貞元朝士無多)
楊維楨
[雙調]夜行船·吳宮吊古(節(jié)錄)
(館娃宮)
倪瓚
[黃鐘]人月圓(傷心莫問前朝事)
[越調]小桃紅(一江秋水澹寒煙)
劉庭信
[中呂]朝天子·赴約(夜深深靜悄)
湯式
[雙調]慶東原·京口夜泊(故園一千里)
蘭楚芳
[南呂]四塊玉·風情(我事事村)
無名氏
[正宮]醉太平(堂堂大元)
[中呂]朝天子·志感(不讀書有權)
[雙調]清江引·九日(蕭蕭五株門外柳)
[雙調]清江引·詠所見(后園中姐兒十六七)
[雙調]水仙子(打著面皂雕旗)
[雙調]山丹花(昨朝滿樹花正開)
[越調]天凈沙(上官有似花開)
[越調]小桃紅·情(斷腸人寄斷腸詞)
[商調]梧葉兒(秋來到)
金水橋陳琳抱妝盒(《抱妝盒》)
[南呂]牧羊關(我抱定這妝盒子)
本目錄推薦
01
西廂記
01
西廂記
02
東周列國志
02
東周列國志
03
半小時漫畫紅樓夢
03
半小時漫畫紅樓夢
04
水滸傳
04
水滸傳
05
唐宋傳奇集(精裝雙封插圖…
05
唐宋傳奇集(精裝雙封插圖典藏版…
06
竇娥冤
06
竇娥冤
07
聊齋志異
07
聊齋志異
08
雙雄記
08
雙雄記
09
尋路東坡
09
尋路東坡
10
儒林外史(全譯本)
10
儒林外史(全譯本)
掃描二維碼
關于讀書
免責聲明
讀書目錄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