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傳記社會各界人物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與志業(yè)

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與志業(yè)

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與志業(yè)

定 價:¥25.00

作 者: 章清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215058217 出版時間: 2006-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40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引言 “五四思想的遺產”與“‘五四’后期人物”第一章 “‘五四’之子”“文化養(yǎng)成和學業(yè)背景(1919—1937)一、耕讀之家的叛逆者二、“‘五四’之子”的文化養(yǎng)成三、走進北平學術文化圈第二章 西南聯(lián)大七年的歲月(1938—1944)一、炮火落在中國文教圈二、“雖欲從之,末由也已”三、校園中的浮動分子第三章 思想的自我放逐之旅(1945—1949)一“不及格的士兵”二、步入輿論的尖鋒三、《中央日報》主筆第四章 自由主義思想由背景走向前臺(1950—1956)一、通向失望的階梯二、臺灣大學“第一人”三、臺灣科學實證論的浮現(xiàn)四、加入《自由中國》集團五、“發(fā)現(xiàn)”海耶克六、風波中的《自由中國》七、東方色彩與西方精神第五章 “跟著‘五四’的腳步前進”(1957—1960)一、1957年,不尋常的開端二、傳承與開新三、重整“五四”精神四、“傳統(tǒng)之內”與“傳統(tǒng)之外”五、走向全面的社會批判六、“反對黨問題”與“雷震案”第六章 “我不分享這個時代的價值”(1961—1965)一、在中西文化論戰(zhàn)的漩渦中二、獨自出發(fā)尋找出路與答案三、對海耶克與波普爾的重新解讀四、重估自由主義的思想片斷第七章 “志未酬”:晚年的思想與學術(1966—1969)一、畢竟是書生二、向友朋和學生求助三、揭開心靈深處多年來的“緊張”四、“云散水流處,寂然天地空”五、定位于“‘五四’后期人物”結語 殷海光與“后‘五四’”時期中國思想的演進一、思想轉進的意義二、“‘五四’后期人物”的思想方向三、思想發(fā)展的內在限制主要征引書目后記 書摘與金岳霖相交,殷海光得到了年輕人渴望的隨和與寬容;而在熊十力那里,卻感受到獨斷與偏激。他曾把這種不同歸結于受英國經(jīng)驗論與中國思想習染的區(qū)別,實際也為自己選擇了問學之道。不過,在殷晚年,對熊十力也多了一分敬佩。這無關于熊的學問,而是其“脫俗的人格”和“推倒萬世的精神”。就在1937年夏天殷海光準備報考清華哲學系的時候,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了。自“九一八”事變后,華北就籠罩在戰(zhàn)爭陰影下。只是在1937年以前,平津之地的學校,還能弦歌不輟。時執(zhí)掌北大的蔣夢麟,就曾表示:“從民國十九年到二十六年的七年內,我一直把握著北大之舵,竭智盡能,希望把這學問之舟平穩(wěn)渡過中日沖突的驚濤駭浪?!痹诤m、丁文江、傅斯年等朋友的協(xié)助下,“北大幸能平穩(wěn)前進,僅僅偶爾調整帆篷而已”。一度曾是革命活動和學生運動漩渦的北大,又逐漸轉變?yōu)閷W術中心?;蛟S是因為珍惜這些年取得的成績,盡管頭上的烏云越來越密,學界人士還是在淺水里小心翼翼地緩緩前進,不敢闖進急流,以免正面撞上日本侵華的浪潮。這個時期由北方學人辦起來的《獨立評論》雜志,就傳達了學人們對危機的種種識見。身處北方危城,殷海光的感受想必是很多的。到北平?jīng)]多久,就發(fā)生了“西安事變”,他本人敘述的一則經(jīng)歷,就透露出影響其未來政治投向的氣息:那年十二月的某一天,學生公寓里,有一個高高瘦瘦的人說:“今天是我最痛快的一天。”殷問:“為什么?”他說:“在西安的張學良把蔣委員長抓了起來,他不抗日,所以抓起來最痛快了?!币蠛9饴牭竭@話,十分氣憤,他告訴那人說:“我今天最難過……蔣委員長是抗日的,只因為我們準備不夠,時間還沒到來,所以沒有發(fā)動,蔣被抓起來,誰領導抗日?眼見國家要四分五裂了?!眱扇烁鲌?zhí)一詞,激烈爭辯起來,竟因此感情完全破裂,以后見面不理。七七事變之夜,清華因地處北平西,毗連宛平,日軍進攻盧溝橋的槍炮之聲,校園內即清晰可聞。殷海光也許沒有經(jīng)歷清華師生那一段心慟神傷的日子,但也目睹了日本侵入北平后,到處人心惶惶的凄涼景象。此時殷知道,在這座被征服的故都,他希望開始的大學生活,已隨局勢的日益惡化成為泡影。他和一些來自南方的同學,決定回到南方去。他沒有旅費,在北平只有金岳霖能幫助他,于是找到金說明來意。金先生給了他50元錢,作為北平到漢口的旅資。金先生還對他說:“你回南方去!這里局勢動蕩不定,我恐怕你流落在這個地方。時局可能不是一時能安定下來的,一切需要從長計議。盼望你平安回到家鄉(xiāng)。”這樣,在北平住了差不多一年后,殷從北平輾轉回到故鄉(xiāng),靜待時局的改善。到次年春天,獲悉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南遷昆明,合組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簡稱西南聯(lián)大),殷才決定前往昆明求學,繼續(xù)追隨金先生。P43-P44

作者簡介

  章清 1964年10月生于四川。1989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歷史系,獲中國近現(xiàn)代思想文化史專業(yè)碩士學位,留校任教。1998年于復旦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F(xiàn)為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外現(xiàn)代化進程研究中心研究員。著有《“胡適派學人群”與現(xiàn)代中國自由主義》(上海古籍出版社)、《胡適評傳》(百花洲文藝出版社)等書,涉及中國思想史、學術史的論文有30余篇,主要有《近代中國留學生發(fā)言位置轉換的學術意義兼論近代中國學術樣式的轉型》(《歷史研究》1996年第4期)、《傳統(tǒng):由“知識資源”到“學術資源”——簡析20世紀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失落及其成因》(《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第4期)、《“學術社會”的建構與知識分子的“權勢網(wǎng)絡”——群體及其角色與身份》(《歷史研究》2002年第4期)、《省界、業(yè)界與階級:近代中國集團力量的興起及其難局》(《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2期)等。

圖書目錄

引言 “五四思想的遺產”與“‘五四’后期人物”
第一章 “‘五四’之子”“文化養(yǎng)成和學業(yè)背景(1919—1937)
 一、耕讀之家的叛逆者
 二、“‘五四’之子”的文化養(yǎng)成
 三、走進北平學術文化圈
第二章 西南聯(lián)大七年的歲月(1938—1944)
 一、炮火落在中國文教圈
 二、“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三、校園中的浮動分子
第三章 思想的自我放逐之旅(1945—1949)
 一“不及格的士兵”
 二、步入輿論的尖鋒
 三、《中央日報》主筆
第四章 自由主義思想由背景走向前臺(1950—1956)
 一、通向失望的階梯
 二、臺灣大學“第一人”
 三、臺灣科學實證論的浮現(xiàn)
 四、加入《自由中國》集團
 五、“發(fā)現(xiàn)”海耶克
 六、風波中的《自由中國》
 七、東方色彩與西方精神
第五章 “跟著‘五四’的腳步前進”(1957—1960)
 一、1957年,不尋常的開端
 二、傳承與開新
 三、重整“五四”精神
 四、“傳統(tǒng)之內”與“傳統(tǒng)之外”
 五、走向全面的社會批判
 六、“反對黨問題”與“雷震案”
第六章 “我不分享這個時代的價值”(1961—1965)
 一、在中西文化論戰(zhàn)的漩渦中
 二、獨自出發(fā)尋找出路與答案
 三、對海耶克與波普爾的重新解讀
 四、重估自由主義的思想片斷
第七章 “志未酬”:晚年的思想與學術(1966—1969)
 一、畢竟是書生
 二、向友朋和學生求助
 三、揭開心靈深處多年來的“緊張”
 四、“云散水流處,寂然天地空”
 五、定位于“‘五四’后期人物”
結語 殷海光與“后‘五四’”時期中國思想的演進
 一、思想轉進的意義
 二、“‘五四’后期人物”的思想方向
 三、思想發(fā)展的內在限制
主要征引書目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