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網絡與數據通信網絡組建與管理中小企業(yè)網管員快速成長實例教程

中小企業(yè)網管員快速成長實例教程

中小企業(yè)網管員快速成長實例教程

定 價:¥32.00

作 者: 岳泰 編著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局域網/廣域網/城域網

ISBN: 9787115150691 出版時間: 2006-10-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16開 頁數: 336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采用案例式的寫作手法,精心設計了4個案例,逐步深入地介紹小型、中型和大型企業(yè)網絡管理的知識和技術。.案例1和案例2主要是針對小型企業(yè)的網絡管理特點所設計的。通過案例1,介紹如何架構計算機網絡平臺,建立對等型網絡。通過案例2,介紹如何實現網絡的集中管理,使讀者初步了解“域”管理模式。案例3和案例4主要是針對中型和大型企業(yè)的網絡管理特點而設計的。這兩個案例主要是介紹在域管理模式下AD活動目錄的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案例3重在介紹AD(活動目錄)的復制和站點規(guī)劃,案例4則重在介紹域森林與操作主控。..由于網絡管理所涉及的知識領域很寬泛,為了幫助讀者打好進一步學習的基礎,本書還介紹了Web服務與組策略。由于人們主要是通過Web網站瀏覽與搜索信息的,所以Web服務是網絡技術中很重要的應用。組策略則是實現網絡自動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書適合培養(yǎng)網絡管理員的培訓班或職業(yè)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適合網絡管理的初學者自學使用。...

作者簡介

暫缺《中小企業(yè)網管員快速成長實例教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0章 網管員ABC 
0.1 從計算機網絡發(fā)展歷史,看網管員的由來 
0.2 網管員的職責以及與其他專業(yè)人員的分工關系 
0.2.1 計算機系統管理和開發(fā)的專業(yè)分工 
0.2.2 網管員的職責 
0.3 本教材如何介紹網管員技術 
第1部分 架構計算機網絡平臺 建立對等網
第1章 案例1——企業(yè)網絡應用的入門 
1.1 案例1的介紹 
1.2 案例1的分析 
1.2.1 項目分析的5個步驟 
1.2.2 實現案例1的7項技術措施 
第2章 網絡理論入門 
2.1 計算機網絡定義 
2.2 計算機網絡分類 
2.2.1 根據網絡的功能劃分 
2.2.2 根據網絡的傳輸距離劃分 
   2.2.3 根據網絡的拓撲(Topology)劃分 
   2.2.4 從Internet到Intranet(企業(yè)內網)和Extranet(企業(yè)外網) 
  2.3 網絡資源共享的初步實驗 
  2.4 數據通信的由來和基礎知識 
   2.4.1 數據通信的歷史 
   2.4.2 信息在計算機存儲方式 
   2.4.3 數據通信的傳輸形式 
  2.5 網絡層次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 
   2.5.1 文件通信傳遞過程的類比 
   2.5.2 網絡的七層OSI體系結構 
 第3章 網絡技術初步——由此提出案例1的網絡方案 
  3.1 TCP/IP協議體系初步  
   3.1.1 TCP/IP協議棧 
   3.1.2 典型的TCP/IP報文的傳輸 
  3.2 IP地址的初步應用 
   3.2.1 IP地址的組成和分類 
   3.2.2 子網掩碼及其用處 
   3.2.3 私有IP地址以及未來IP地址 
  3.3 IEEE局域網系列標準 
  3.4 以太網以及MAC地址 
  3.5 傳輸介質 
   3.5.1 雙絞線(Twisted-Pair) 
   3.5.2 同軸電纜(Coaxical Cable) 
   3.5.3 光導纖維(Fiber-Optic) 
   3.5.4 IEEE有關局域網的網線標準以及5-4-3規(guī)范 
  3.6 從網絡協議層次看網絡設備的功能 
   3.6.1 網卡 
   3.6.2 中繼器 
   3.6.3 集線器 
   3.6.4 網橋 
   3.6.5 交換機 
   3.6.6 路由器 
   3.6.7 網關 
   3.6.8 網絡設備的總結歸納 
  3.7 無線局域網 
   3.7.1 無線局域網的特點 
   3.7.2 常規(guī)無線局域網的基本構件 
   3.7.3 新型的網狀無線網絡 
  3.8 典型的企業(yè)網絡構成 
  3.9 案例1的初步邏輯設計和投資估算 
   3.9.1 總體構思的主要出發(fā)點 
   3.9.2 選擇設備的具體思路 
 第4章 Windows 2000操作系統的安裝和配置 
  4.1 從案例的需求講起  
  4.2 Windows操作系統的發(fā)展歷史和版本分類  
  4.3 安裝Windows 2000的基本方法  
  4.4 安裝前的技術準備 
  4.5 Windows 2000安裝模式的選擇  
  4.6 具體安裝過程  
  4.7 網絡配置 
   4.7.1 關于設備管理器 
   4.7.2 網卡驅動程序的安裝  
   4.7.3 IP地址的獲取與配置  
 第5章 Windows 2000安裝后的檢驗以及常用工具 
  5.1 網絡測試命令ipconfig和ping命令的使用 
   5.1.1 ipconfig命令  
   5.1.2 ping命令  
  5.2 網絡上主機相互訪問的方法  
  5.3 管理工具  
   5.3.1 系統特性  
   5.3.2 程序菜單中的管理工具  
   5.3.3 計算機管理器  
   5.3.4 任務管理器  
   5.3.5 創(chuàng)建新的MMC控制臺  
   5.3.6 計算機性能以及數據傳輸速率的檢測  
  5.4 網絡會議Netmeeting  
  5.5 終端服務及其配置  
   5.5.1 Windows 2000 Server終端服務概述  
   5.5.2 終端服務的安裝和配置  
   5.5.3 客戶端的建立登錄連接  
 第6章 用戶管理  
  6.1 從案例需求講起  
  6.2 用戶的定義  
  6.3 用戶的分類  
  6.4 本地用戶的建立和屬性  
   6.4.1 本地用戶賬號的創(chuàng)建  
   6.4.2 設置本地用戶屬性  
   6.4.3 內置的本地用戶  
  6.5 本地用戶組  
   6.5.1 本地組的創(chuàng)建和組成員的增刪  
   6.5.2 內置的本地組  
  6.6 案例1建立用戶和用戶組的練習  
 第7章 文件服務的管理  
  7.1 從案例需求講起  
  7.2 Windows 2000的磁盤管理  
   7.2.1 磁盤管理器  
   7.2.2 Windows 2000中硬盤的類型  
7.3 常見的文件系統 
7.4 NTFS許可管理 
7.4.1 許可的概念
7.4.2 基本許可 
7.4.3 許可配置 
  7.5 NTFS的高級管理:多許可、所有權、復制和移動 
  7.6 磁盤配額 
  7.7 文件的共享 
  7.8 案例1文件服務的練習 
 第8章 打印共享管理 
  8.1 概念和術語 
  8.2 本地打印機的安裝 
  8.3 打印機的共享及打印許可
  8.4 案例1打印管理的練習 
第2部分 實現網絡集中管理 建立“域”管理模式
 第9章 對案例1的總結分析與提高完善
  9.1 已完成的任務和沒有完成的任務 
  9.2 建立網絡集中管理的技術基礎——TCP/IP協議體系 
  9.3 網絡擴展的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
 第10章 再介紹TCP/IP 
  10.1 TCP/IP協議體系的組成
  10.2 TCP/IP的核心協議組 
   10.2.1 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用戶報文協議(UDP) 
   10.2.2 端口和套接字
   10.2.3 Internet協議(IP) 
   10.2.4 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ICMP)和Internet組管理協議(IGMP) 
   10.2.5 地址解析協議(ARP) 
   10.2.6 TCP/IP實用程序 
  10.3 IP協議的復習及實驗
   10.3.1 IP協議的要點 
   10.3.2 實驗目的以及教室局域網配置 
   10.3.3 手工配置IP地址的方法 
 第11章 DHCP服務及其配置 
  11.1 DHCP概述 
  11.2 DHCP的安裝與授權 
  11.3 DHCP服務的配置 
   11.3.1 創(chuàng)建DHCP作用域 
   11.3.2 排除地址 
   11.3.3 保留地址 
   11.3.4 租約期限 
   11.3.5 選項 
  11.4 DHCP客戶端的配置 
  11.5 測試DHCP配置IP地址的正確性 
  11.6 DHCP服務的實驗 
   11.6.1 安裝DHCP服務器的實驗 
   11.6.2 配置DHCP服務器的實驗 
   11.6.3 配置DHCP客戶機以及自動獲得IP地址 
 第12章 DNS服務及其配置 
  12.1 DNS域名解析的原理和過程 
   12.1.1 DNS域名空間介紹 
   12.1.2 DNS域名解析過程 
  12.2 DNS的安裝 
   12.2.1 安裝DNS的基本條件與安裝前的準備 
   12.2.2 安裝DNS服務的步驟 
  12.3 DNS的配置 
   12.3.1 區(qū)域和資源記錄 
   12.3.2 創(chuàng)建正向和反向搜索區(qū)域 
   12.3.3 區(qū)域屬性以及SOA參數 
   12.3.4 關于動態(tài)更新 
   12.3.5 區(qū)域委派 
   12.3.6 根提示和轉發(fā) 
  12.4 DNS安裝后的驗證和創(chuàng)建新記錄 
   12.4.1 DNS安裝后用測試命令驗證 
   12.4.2 創(chuàng)建新記錄 
   12.5 DNS服務的實驗 
 第13章 案例2——小型企業(yè)網絡 
  13.1 案例2的介紹 
  13.2 案例2的分析 
   13.2.1 現有情況的分析和歸納 
   13.2.2 實現本案例的5項技術措施 
 第14章 網絡的可訪問性和安全性的統一——活動目錄的管理 
  14.1 活動目錄的概念 
   14.1.1 建立活動目錄的必要性 
   14.1.2 活動目錄的定義和發(fā)展 
  14.2 活動目錄的功能 
   14.2.1 活動目錄功能的概述 
   14.2.2 活動目錄中的對象及其標識名 
  14.3 AD的邏輯結構:OU、域、樹和森林 
   14.3.1 域的概念 
   14.3.2 組織單位(OU) 
   14.3.3 域、樹和森林 
  14.4 AD的物理結構:域控制器和站點SITE 
  14.5 活動目錄(AD)小結 
 第15章 域控制器的安裝和配置 
  15.1 全面認識域控制器 
   15.1.1 域控制器的作用 
   15.1.2 域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15.2 DC的規(guī)劃和條件 
   15.2.1 為案例2確定域和域控制器的數量 
   15.2.2 建立域控制器的條件 
  15.3 創(chuàng)建與AD集成的DNS服務器 
   15.3.1 創(chuàng)建與AD集成的DNS的意義和技術指標 
   15.3.2 創(chuàng)建與AD集成的DNS服務器 
  15.4 安裝域控制器 
   15.4.1 安裝位于AD不同邏輯層次域控制器 
   15.4.2 創(chuàng)建第一個域 
   15.4.3 將域控制器降級為普通服務器 
   15.4.4 添加活動目錄中其他域控制器 
  15.5 DC安裝后的檢驗和配置 
   15.5.1 DC安裝后的檢驗 
   15.5.2 DC安裝后對DNS的再配置 
   15.5.3 添加域成員 
  15.6 安裝活動目錄域控制器的實驗 
   15.6.1 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15.6.2 安裝域控制器以及域成員計算機 
   15.6.3 檢查 
 第16章 活動目錄的組織和管理 
  16.1 活動目錄的對象的組織 
  16.2 組織單位(OU)的設計和實施 
   16.2.1 組織單位OU的定義和特點 
   16.2.2 OU的建立和配置 
   16.2.3 OU的規(guī)劃 
  16.3 OU的委托 
  16.4 AD安全機制 
   16.4.1 訪問控制(Access Control)的概念 
   16.4.2 訪問控制列表 
 第17章 設置活動目錄與管理用戶和組 
  17.1 規(guī)劃用戶 
   17.1.1 網絡用戶概念的發(fā)展 
   17.1.2 建立域用戶對象 
   17.1.3 配置域用戶對象 
  17.2 域的用戶組 
   17.2.1 域用戶組的建立 
   17.2.2 各種用戶組的由來及其基本特點 
   17.2.3 全局組、本地組和通用組的意義及轉換 
   17.2.4 AGDLP策略的歸納 
   17.2.5 內置的組和特殊身份組 
  17.3 AGDLP的例子和實驗 
   17.3.1 建立用戶組的例子 
   17.3.2 AGDLP策略的實驗 
  17.4 用戶配置文件的漫游 
   17.4.1 案例的需求 
   17.4.2 用戶配置文件的簡介 
   17.4.3 漫游用戶配置文件的配置 
第3部分 適應網絡擴展 引入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
 第18章 案例3——中型企業(yè)網絡 
  18.1 案例3的介紹 
  18.2 案例3現有情況的分析歸納 
 第19章 目錄的復制與站點規(guī)劃 
  19.1 從活動目錄的實驗談案例3的需求 
  19.2 活動目錄復制的發(fā)生原因 
  19.3 活動目錄復制的保證措施 
   19.3.1 復制的路徑 
   19.3.2 復制的時間 
   19.3.3 復制的效率 
   19.3.4 沖突的解決 
  19.4 活動目錄復制的內容 
  19.5 站點(Site) 
   19.5.1 站點的定義和作用 
   19.5.2 站點內和站點間復制的比較 
   19.5.3 橋頭服務器的管理 
  19.6 實現站點活動目錄的復制 
   19.6.1 建立站點和子網 
   19.6.2 建立和配置站點連接 
   19.6.3 復制時間的設定 
   19.6.4 站點連接橋 
  19.7 活動目錄物理結構設計的歸納 
  19.8 實現案例3功能的設計 
   19.8.1 關于案例3的邏輯設計 
   19.8.2 關于案例3的物理設計 
  19.9 站點管理的實驗 
 第20章 案例4——大型企業(yè)網絡 
  20.1 案例4的介紹 
  20.2 案例4現有情況的分析歸納 
 第21章 活動目錄的森林和操作主控 
  21.1 從案例4的需求談建立多層次域的意義 
  21.2 目錄森林的管理 
   21.2.1 目錄森林的簡單回顧 
   21.2.2 目錄森林中建立新的域 
   21.2.3 目錄森林的信任關系 
  21.3 操作主控 
   21.3.1 架構操作主控 
   21.3.2 域命名操作主控 
   21.3.3 PDC仿真器 
   21.3.4 RID主控 
   21.3.5 基礎結構主控 
   21.3.6 合理使用操作主控 
  21.4 實現案例4功能的設計 
   21.4.1 關于案例4的邏輯設計 
   21.4.2 關于案例4的物理設計 
第4部分 完善和提高網絡管理功能
 第22章 企業(yè)網絡信息的發(fā)布——Web服務器的介紹 
  22.1 從案例說起以及IIS簡介 
  22.2 Internet信息服務器的安裝 
  22.3 修改Web默認站點的配置 
  22.4 在同一個服務器中建立多個Web站點 
   22.4.1 IIS向導建新站點 
   22.4.2 設置站點屬性以及DNS新增記錄 
  22.5 身份驗證的分類方法及其配置 
  22.6 在互聯網上建立Web站點 
   22.6.1 在互聯網上創(chuàng)建企業(yè)網站的指導思想 
   22.6.2 規(guī)劃網站以及域名的選定和注冊 
   22.6.3 虛擬主機網站的建立和維護 
 第23章 組策略 
  23.1 組策略并不神秘——從實例說起 
  23.2 組策略的作用 
  23.3 組策略對象和組策略連接的構成和建立 
   23.3.1 組策略的基本構成 
   23.3.2 創(chuàng)建GPO和組策略對象連接 
  23.4 組策略的配置 
   23.4.1 實例的組策略配置 
   23.4.2 Windows 2000的組策略配置總體介紹 
  23.5 組策略的生效 
   23.5.1 組策略對象的屬性及其許可 
   23.5.2 組策略的優(yōu)先級 
   23.5.3 組策略的繼承 
   23.5.4 組策略的刷新 
  23.6 執(zhí)行組策略的建議方案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