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中華民族文化多元一體的現代意義——考古人類學的再闡釋
林耀華先生與新中國的民族研究
關于摩梭研究的成長與爭議的批判性評論
The Other on Film——The Chinese Historical Ethnographic Film Series (1957- 1966)
民族志電影的“重塑”方法
云南基諾族巴亞寨卓巴喪禮與家屋
哀牢山哈尼族梯田農業(yè)的水資源利用
試探云南獨龍族的族源——云南獨龍族文化和HLA-DRB1基因多態(tài)性綜合研究
“一根根骨”抑或是“死路一條”——從喪葬儀式與家屋象征看納入的親屬關系
佛教寺院僧眾晉升級職的饗宴:云南藏族社區(qū)信仰研究
云南元江縣白族聚落的親屬組織
社區(qū)參照:香港大澳的人類學研究、教學與友情白語地名考索
西雙版納傣族巴利動、名詞語法考——以Pabbajakammr(《出家業(yè)經》)為例
從考古資料看牛與滇國社會的關系——以滇國青銅器為例
Yunnan's“Native Militias”(Tulian,) and The Qing Empire
War Stories in Lienu Zhuan:Women in Yunnan's Ethnic War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論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民族史視角
白族形成問題新探
中華民族的待老之道——從社會、文化、心理等層面展開的討論
Comparing Collectivist and Individualist Tendency between American and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
民族平等與國家統(tǒng)
——從林惠祥《中國民族史》論其民族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