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第一章 土地制度
第一節(jié) 商鞅變法后,秦土地國有制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擴大國營耕地、牧場及圈占山林川澤
一、國營農耕地
二、國營牧地
三、山林川澤等資源
第三節(jié) 以廣“造作夫”為目的的國家“制土分民”、按戶計口授田制
一、授田總則——按戶口、定數量、定期還授、制轅田、鄉(xiāng)田同井
二、授田對象與授田類別
三、家內受田人口之身份與資格
四、秦國家授田制的歷史淵源
第四節(jié) 龍崗秦簡中關于土地制度問題的重大新發(fā)現(xiàn)
一、“行田”之律
二、“阡陌疆畔”、“疇企”等“為田”格局
三、“行田”中的諸違法行為
四、“實田”活動
五、國家授田制下份地農生產的強制性及其趨向
六、“假田”問題
七、苑圍的保護和綜合開發(fā)問題
八、個體萊田為公共牧場
九、結語
第五節(jié) 秦從孝公“為田開阡陌封疆”到始皇“六合之內,皇帝之土”,其普遍土地國有制的法權形式與經濟內容
一、秦國家對土地擁有普遍的最高所有權
二、租稅合
三、以地著為本,嚴格直接控制人口
第六節(jié) 秦土地所有制的二重性
第二章 為田制度——兼說青川秦牘諸問題
第一節(jié) 畛、畝、頃、阡陌及其相互間的關系
第二節(jié) 封埒及其與阡陌的關系
第三節(jié) 青川秦牘同文獻及其它考古材料的比較
第四節(jié) 附論青川秦牘諸問題
一、關于律文的適用范圍
二、木牘性質
三 、關于秦武王時的用歷及歲首問題
四、木牘文字補釋
五、50號墓主的下葬時間
六、關于律文書于牘的問題
七、秦簡牘所見“內史”非郡
第三章 阡陌封疆制度
第四章 租賦徭役制度
第五章 官社經濟體制
第六章 家庭制度
第七章 刑徒制度
第八章 居貲贖債制度——兼說趙背戶秦墓的性質
第九章 鄉(xiāng)官制度與鄉(xiāng)治
第十章 學吏制度——兼與漢比較
第十一章 爵制
第十二章 戶籍制度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