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信息與知識傳播傳播學概論

傳播學概論

傳播學概論

定 價:¥22.00

作 者: 佘紹敏
出版社: 廈門大學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61521311 出版時間: 2003-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35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傳播行為與人類社會一樣漫長,傳播思想與人類文化一樣久遠。傳播學直接起源于新聞學與信息科學,西方人在把傳播形成為一個學科的過程中走在了我們前面。對于這個“舶來品”,要想在中國的土地上扎根成長,就必須研究和總結中國傳播的歷史和實踐。在經(jīng)過引進和起步階段之后,傳播學開始為新時期中國新聞改革與新聞傳播教育提供理論支持。 傳播學界的人都承認,沒有多學科知識的滋養(yǎng),就沒有今天的傳播學。傳播學的源流來自傳統(tǒng)的哲學和政治學的理論框架,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理論,人類學、語言學、符號學、結構與后結構主義理論,從法蘭克福學派到新馬克思主義的文化批判理論等。傳播還作為一個社會實踐的學科而存在,傳播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當代社會里,其意義之重要是不難想像的。因此,傳播學一方面太多地得益于多學科的滋養(yǎng),另一方面?zhèn)鞑W正不斷向社會提供觀察現(xiàn)實的角度和方法,它把這個多樣化的社會和被文化鴻溝分離開的人類連接在一起。 正是基于對傳播學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實的考慮,我們集中了部分長期從事新聞傳播教育與研究的專家學者,編輯出版了《傳播新視野》這套叢書,力求從不同的角度和全新的視野審視傳播現(xiàn)象,擴大西方傳播學傳入我國后的應用范圍,總結傳播學中國化的實踐經(jīng)驗。參加撰稿的有新華社長期駐外的資深記者,有傳播應用研究領域的學科帶頭人,有留學海外10年之久的傳播學博士,還有致力于傳播學研究的學術新人。本套叢書的選題有些是國內傳播學研究極少涉獵的,如《對外宣傳報道與英語寫作》一書,就是作者總結在新華社從事新聞采訪、寫作和翻譯工作近50年的實踐經(jīng)驗而寫成的。對外新聞傳播的對象是外國人和海外華人,他們有不同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和價值準則,在新聞傳播中不能照搬國內宣傳的一套做法。《發(fā)展傳播學與中國的發(fā)展現(xiàn)實》一書根據(jù)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對精神文明建設提出的新挑戰(zhàn),通過個案的分析研究,探索大眾傳播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此基礎上論述“發(fā)展傳播學”在中國新時期的新發(fā)展?!队耙晜鞑ジ耪撆c技巧》一書拓展了影視藝術的視野,從傳播的角度總結了影視藝術發(fā)展的歷程,有助于提高對影視藝術作品的鑒賞能力。

作者簡介

暫缺《傳播學概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編傳播概論
第一章傳播的歷史與現(xiàn)狀
傳播的定義
傳播的層次
傳播的發(fā)展史
第二章傳播學的源流及發(fā)展
傳播學形成的社會背景
傳播學的源流
經(jīng)驗主義主流的形成
批判學派的崛起
傳播學采用的范例
傳播學在中國
第三章傳播的過程和功能
傳播的模式
對傳播功能的理論探討
傳播:一柄雙刃劍
第四章人際傳播
什么是人際傳播
人際傳播網(wǎng)絡
人際傳播的特點
人際傳播的社會功能
建立人際關系的規(guī)范
人際傳播的符號
人際傳播的主要形式:面對面的傳播
第五章組織傳播
第二編大眾傳播論
第六章大眾傳播的控制分析
第七章大眾傳播的內容分析
第八章大眾傳播的媒介分析
第九章大眾傳播的受眾分析
第十章大眾傳播的效果分析(上)
第十一章大眾傳播的效果分析(下)
第三編傳播學的研究方法
第十二章傳播學的定量研究方法
第十三章傳播學的定性研究方法
附錄1大眾傳媒研究
附錄2傳統(tǒng)學派與批判學派比較
進一步閱讀書目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