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倫理學(道德學)后現代理念與社會

后現代理念與社會

后現代理念與社會

定 價:¥35.00

作 者: 張之滄
出版社: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當代倫理學文庫
標 簽: 理論

ISBN: 9787811011371 出版時間: 2005-12-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32開 頁數: 570 字數:  

內容簡介

  雖然后現代距離我們還有一定的距離,然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以及信息社會的無疆界性又使我們多多少少受到了后現代的沖擊?!懂敶鷤惱韺W文庫(第1輯):后現代理念與社會》分別從哲學、科學技術、文化、藝術、政治、宗教.倫理道德、日常生活、思維、人類社會、自由與人道主義、教育等“與社會”密切相關的眾多領域對后現代進行了全方位的介紹,這在國內迄今恐是第一,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當代倫理學文庫(第1輯):后現代理念與社會》的出版價值。

作者簡介

  張之滄,男,漢族,1948年生,江蘇邳縣人。哲學博士,教授.博導,現任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主任,吉林大學兼職教授。1981年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畢業(yè),獲哲學碩士學位;1987年吉林大學哲學系博士研究生畢業(yè)(導師舒煒光),成為全國第一位科技哲學博士;1987年任碩士生導師,1988年任南京大學哲學系副教授,1990—1991年在美國Pomona大學進修;1993年赴美國Hastings Center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從事合作項目研究;1993年任東南大學哲學系教授,東南大學文學院副院長;1997年調廈門大學哲學系任職;1998年9月調南京師范大學任教。已出版專著譯著15部:包括《重建與優(yōu)選》,《揭開科學的奧秘》、《人的深層本質》、《科學發(fā)展機制論》、《人性與倫理》、《藝術與真理》、《當代實在論與反實在論》、《開放的社會與思想》、《從馬克思到德里達》、《馬克思主義和當代西方社會思潮》、《科學哲學導論》等.合作著作10部。在《哲學研究》、《自然辯證法研究》、《倫

圖書目錄

導論/1
第一章 “后現代”釋義與后現代思潮溯源/11
一、“新世界”概念/11
二、“后現代”釋義/14
三、后現代思潮溯源/21
第二章 后現代的哲學轉向/41
一、語言游戲說和“家族相似論”/41
二、形而上學轉向/45
三、后結構主義/49
四、消解結構論/58
五、協同性實用主義/63
第三章 后現代的實在論態(tài)度/69
一、范·弗拉森的建構經驗論/69
二、黑崎宏的日常實在論/77
三、詹寧斯的準實在論/81
四、法因的自然本體論/83
五、后現代主義對實在論的影響/88
第四章 后現代的科學技術/91
一、后現代對古典知識論的否定/91
二、自由社會中的科學/95
三、后現代科學的基本特征/99
四、后現代技術/105
第五章 后現代文化/122
一、后現代文化的性質和目的/122
二、后現代文化的內容和形式/126
三、后現代文化的功能和價值/138
四、中國文化的現代化取向/142
第六章 后現代藝術/151
一、林林總總的當代藝術/155
二、當代藝術的基本特征/164
三、當代藝術評價/171
第七章 后現代政治/181
一、多元化的政治格局/181
二、新時期的剝削和階級概念/186
三、逐步的社會工程/192
四、對社會實驗的整體主義的否定/197
五、全球化政治/202
第八章 后現代宗教/213
一、宗教的不光彩歷史/213
二、宗教職能的轉變/217
三、未解的宗教之迷/223
四、回歸道教復興人類精神的崇高境界/227
第九章 后現代倫理/240
一、后現代倫理的價值取向/242
二、后現代的倫理觀念/245
三、后現代倫理的生態(tài)學基礎/250
四、新全球倫理觀/255
第十章 后現代道德/264
一、現代道德的兩大來源/264
二、現代道德的演變歷史/267
三、后現代的道德理念/271
四、網絡世界對現實道德的沖擊/282
五、福柯性道德觀的虛無主義/294
第十一章 后現代的日常生活/308
一、人本質的主體化和對象化/309
二、生活過程的異質化和同質化/314
三、開明的自我和利他主義/319
四、日常生活之愛/323
五、日常生活中的審美主義/326
第十二章 后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336
一、消除異化建立合人性社會/337
二、存在主義的人道主義/346
三、徹底的人道主義/351
四、生態(tài)學的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356
第十三章 現代及后現代自由主義/373
一、現代自由主義的形成/374
二、現代自由主義的發(fā)展/387
三、羅爾斯的正義自由論/394
四、雅塞的權利自由主義/399
第十四章 虛擬現實——第四世界/408
一、從世界1到世界4/408
二、第四世界的基本特性/415
三、第四世界的展現趨勢/420
四、第四世界的價值和作用/424
第十五章 后人類社會/428
一、人性的進化/428
二、后人類的出現/435
三、后人類的進化方式/439
四、后人類進化的前景/443
五、后現代身體論/447
第十六章 后現代思維/463
一、直覺論、否證論和試錯法/465
二、科學游戲和發(fā)散式思維/471
三、多元方法論和經驗建構論/475
四、科學虛構和塞博虛構/478
第十七章 后現代教育/488
一、倡導“體、美、智”一體化的教育模式/489
二、實施平民主義教育/500
三、重在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513
四、擴展教育網絡加大虛擬教育/523
術語和主題中英文對照/529
人名中英文對照/547
中英文參考文獻/557
作者與本課題相關的研究成果/567
后記/569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