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 康熙八歲即位,由順治遺命,以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四人為輔臣。其中鰲拜居功自傲,專橫跋扈,待老臣索尼病死后,他拉攏遏必隆,處死了不與他合作的蘇克薩哈,更是朝政獨攬,經常咆哮金殿,強制康熙屈從他的意愿??滴跏臍q親政,但鰲拜不僅不還政于皇帝,反而結黨營私,拉攏死黨,圖謀弒君自立??滴踝杂茁敾墼缡?。他一方面秘密拜落第舉人、江南才子伍次友為師,勤奮學習歷朝皇帝的治國經驗;另一方面又以貼身侍衛(wèi)魏東亭為核心,以習功練武為名,精心挑選、訓練了十幾名年青力士,以待時機清除身邊的最大隱患。 《雍正皇帝》 阿哥黨爭,殺機隱隱,龍庭易主,雍正險勝。改詔說,弒父說,繼位說?一段歷史,幾多疑云,撲朔迷離,令人難解難分。 作者用史筆著文,用文筆立史,廟堂之高,江湖之遠,無不盡收筆底。上至典章制度、宮廷建筑、飲食服飾、禮儀樂律,娓娓道來,書卷氣濃;下至勾欄瓦舍、寺廟堂肆、市井鄉(xiāng)野、客旅古渡,徐徐展開,風情萬種。阿哥逐庶,明爭暗斗,字字權謀機詐;女伶歌伎,繞梁余音,句句回腸蕩氣。其情節(jié)鋪設,矢矯迭宕,人物塑造,濃淡相宜,謀篇均別出心裁;以思想為經,藝術為緯,鳥瞰歷史,探究人生,非大家而不可為。正如一位評論家讀后所言:難得的歷史小說佳作。 《雕弓天狼》九王奪嫡,雍正險勝,紫禁城新桃換舊符。但樹欲靜而風未止,皇城內外,大江南北,仍殺機四伏。八爺黨死而未僵,取代之心,咄咄逼人;專閫將軍年羹堯倨功自傲,擁軍干政;連托孤重臣隆科多也腳踏兩只船,擅派兵丁入禁苑。一時間,風急浪險,浮云蔽日。滄海橫流,正試帝王才干。雍正依靠方苞等股肱重臣,整肅吏治,擢用新人田文鏡、劉墨林等,不顧安危,巡視黃河防務,體恤民心。借青海大捷之利,雕弓輕舒,粉碎八爺黨和十四弟政變陰謀,圈禁隆科多,賜殺年羹堯。 本書是深受讀者喜愛和評論家贊賞的《雍正皇帝•九王奪嫡》的姊妹篇。全書不僅保持了上卷的藝術特色,涉筆廣泛,場面恢宏,有波譎云詭的政治斗爭,纏綿悱惻的兒女情長,并且結構上較上卷更為詳略得當,疏密有致。 作家擅于寫帝王史實,對宮闈秘聞,分寸把握得當,特別是對宮庭斗爭中微妙的人際關系,權謀機變,揣摩體味得玲瓏剔透。對于今天的讀者而言,作品不僅能將你帶進那莫測的歲月,而且會使你獲得美的享受。 年羹堯賜死,隆科多圈禁,但八爺黨余威未盡。王府密議,欲借鐵帽子王逼雍正遜位;乾清宮內,唇槍舌戰(zhàn),風浪迭起。一邊是赫赫天威,雍正嚴懲骨肉眾兄弟,一邊是纏綿繾綣,強留酷似舊情人的弟媳。是上天報應,抑或世事偶然,承歡待御卻是天家骨血。亂倫之煎熬,丹藥之蝕毀,亡靈之作崇,剛剛還抖擻精神,指點江山,轉瞬卻白虎玉兔同赴大真。鼎丹燭影千古迷案,掩卷深思云遮霧隱。 該卷是著名歷史小說家二月河先生系列歷史長篇小說《雍正皇帝》的壓軸之卷。作家在傳統(tǒng)文化中浸潤日久,不僅對三教九流,佛道禪儒諳熟于心,尤對帝王生涯,清宮史實頗有研究。他借助自己對最杰出的古典小說《紅樓夢》的多年探討,把傳統(tǒng)小說的藝術手法與現代意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所以這部恢弘的歷史畫卷謀篇出神入化,布局呈大家氣象,不僅描寫了雍正后期紫禁城內錯綜復雜的政治斗爭,而且展示了各地官吏之間的傾軋和無情爭斗,以及文人命運的莫測和不幸。宮闈秘聞,市井風情,科舉應試,秦樓酒肆,在作者的筆下均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展卷品讀,無疑是對雍、乾交替時期歷史的一次藝術巡禮。 《乾隆皇帝》 雍正死于非命,時年二十五歲的乾隆繼位。他胸懷大志,要做超邁千古之帝,一心開創(chuàng)大清盛世。他堅持推行“以寬為政”的施政方略,革除前朝苛政。重視直臣能吏,簡拔新秀,整頓吏治,對貪官污吏嚴加懲處。他勵精圖治,蠲免賦稅,使民休養(yǎng)生息,并不斷微服私訪,體察民情,派能吏賑災濟民,杜塞亂源。先后進軍大小金川、西域和臺灣,平息叛亂。讓紀陶主修《四庫全書》,以收束籠絡天下士子之心。乾朝逐步走向生業(yè)滋繁的隆盛之世。但與此同時,地士兼并矛盾愈演愈烈,官場貪賄荒淫糜爛不堪,且邊患不已,危機四伏,樹大中空,加上晚年乾隆好大喜功,多有失政,又任用和珅等佞臣,黜退賢良,國勢逐漸江河日下。 二月河在書中描繪了乾朝廣闊的社會場景。上至廟堂之高,下至江湖之遠,宮闈、閨閣、市井、鄉(xiāng)野、沙場、行院……無不涉及,展現了乾朝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歷史風云變遷,浸潤著豐富深厚的文化意蘊,堪稱清代中期的一部百科全書。同時作者將政治斗爭的權謀機變、軍事戰(zhàn)場的運籌帷幄、文人儒林的形形色色、世情的炎涼百態(tài)琢磨得玲攏剔透,表現得入木三分,淋漓盡致,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是二月河目前最為成熟的一部長篇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