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交往與非日常交往》中,我們?yōu)樽约汉痛_立的研究主題和理論視角,是以日常交往和非日常交往的形態(tài)區(qū)分對人和人類社會生存和發(fā)展中的交往現象和交往活動進行一種類型學意義上的比較性、關聯性研究。開展這一研究主要有這樣幾個直接性的起因:第一,深入和細化對日常生活的研究。這里,我們所講的日常生活有著獨特的內涵,不是指人的一切生活活動的總稱,而是專指人們?yōu)榫S持個體生存和再生產而進行的各種自在性的活動的總和。第二,走入歷史觀的“飛地”。日常生活是人類歷史的真正源頭,而日常交往是人類交往生活中的原生形態(tài)。第三,日常交往和非日常交往是人類交往活動中二元對立、有機整合的內在性結構。第四,個人與社會、個體與類的關系問題是人生存發(fā)展、實現自身解放的內在性和本質性的問題,而日常交往和非日常交往的劃分,在內涵上具體體現著個人與社會、個體與類之間的內在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