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從參與人的經濟人特征入手,引入效用函數,重新構造博弈論模型,通過理論推導和博弈試驗論證了納什均衡性選擇與參與人風險類型的關系,并對Harsanyi和Selten的選擇方法進行了補充和修正。李保明,1964年4月生,山東省曹縣人。先后就讀于南開大學數學系、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和山東大學數學與系統(tǒng)學院,獲數學學士,管理學碩士和應用數學博士學位。1988年開始,先后在山東大學管理學院、經濟學院、經濟研究中心工作,任西方經濟學專業(yè)副教授、博士生導師?,F為清華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博士后,全國經濟對策論研究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博弈論,微觀經濟學和兩岸經濟關系等;在《數量經濟技術研究》、《文史哲》、《經濟評論》、《中國管理科學》等國內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二十余篇,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部級項目十余項。納什均衡多重性是博弈論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圍繞這一問題的研究——納什均衡的精煉和選擇構成了現代博弈論的重要發(fā)展方向。本書作者從參與人的經濟人特征入手,引入效用函數,重新構造博弈論模型,通過理論推導和博弈試驗論證了納什均衡性選擇與參與人風險類型的關系,并對Harsanyi和Selten的選擇方法進行了補充和修正。作者還研究了協(xié)調與合作失敗問題,探討了實現協(xié)調與合作的機制。本書適合經濟管理專業(yè)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大學教師和科研工作者閱讀,也可供其他領域的理論和實際工作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