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筆談書法》基本上據林散之先生筆談手跡整理而成。少量采用《林散之序跋文集》中的“江上談藝”和《林散之》,亦加以遴選和整理。還附錄了林老的一些論文詩和幾則序跋。二、原筆談隨意所之,今將其歸為15為,雖免去蕪雜之感,但恐有強為分類之嫌;且少數筆談,含多層意思,極難歸類?!读稚⒅P談書法》用“同一則筆談分散處理”和“同一則筆談在不同大類中重復出現”的權宜之計。割裂和重復之感在所難免,好在這種情況很少。三、林老課徒,一貫因材施教。往往同一問題,先生的說法或側重不同,或角度不同,甚至看似矛盾。如果脫離了背景和對象,讀者易產生誤解。故《林散之筆談書法》在每一大類中,不把筆談全部打碎,對不同對象的筆談保持相對獨立,并標明“與某某談”字樣。四、原筆談手跡多無標點,或僅作舊式標點。為一般讀者計,《林散之筆談書法》悉加新式標點;另,林老筆談偶有筆誤,晚年似更多一些。《林散之筆談書法》對明顯的筆誤作了注明,不當之處,由整理者負責。五、印章與書法關系密切,且林老有關印章的筆談不多,另集一編似無必要,故《林散之筆談書法》第14節(jié)將一些論印章的筆談采人。六、林老論書詩各版本有不少出人,《林散之筆談書法》所附論書詩的文字和次序,悉以《江上詩存》為準。七、書后附了一部分林老筆談手跡的圖版,供讀者參考、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