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論篇
開放與調適:上海開埠初期混雜型社會形成(1843—1869)/熊月之1
從江南的上海到上海的江南/周武20
“歷史空間”與中國“東南”漫議/周育民51
淺述中國城市化的發(fā)展/褚云茂61
經濟篇
開埠通商與沿江商埠商路變遷/陳振江68
南中國海與近代東南地區(qū)社會經濟變遷——以閩南地區(qū)為中心/戴一峰73
近代中國東南地區(qū)郵傳業(yè)的變革/戴鞍鋼93
近代常熟市鎮(zhèn)市場狀況評估/李學昌董建波99
東南的旗營與旗地問題/馬學強110
淺析五省市交通委員會/武劍華129
同鄉(xiāng)與同業(yè)、傳統與現代——上海糖商業(yè)同業(yè)公會的歷史考察/高紅霞139
清末民初上海銀行業(yè)近代化的起步與發(fā)展/馬長林158
永安紡織公司初期管理制度的“西化”和“化西”/唐永余172
上海錢業(yè)第一人/秦潤卿李燕184
社會篇
近代東南社會“賤民”群體的復權意識與復權斗爭/嚴昌洪1 96
試論20世紀初若干惡性傳染病蔓延的深層原因/胡成207
中國科學社與東南社會——兼論民國科學發(fā)展的地域性/張劍240
從中國救濟善會到上海萬國紅十字會——中國紅十字會的誕生歷程/池子華259
論民初幫會與社會的緊張——以共進會與刺宋案為中心/廖大偉272
民初上海進步報刊“通信”欄與五四時期社會文化
互動/楊琥298
五四運動與青洪幫會/邵雍323
近代上海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及對傳統婚姻家庭理念的沖擊/莊俊芳337
中國旅行社的旅行刊物述評/蔣湘妮346
開平碉樓形成的社會歷史原因——圍繞洪兵起義、土客械斗展開的討論/劉平358
近代上海城市防疫述評/劉岸冰385
政治篇
東南精英與辛亥前后的政局/章開沅田彤405
上海商會的變異及影響/郭太風427
地方自治傳統與上海市政現代化的沖突——以1929年保衛(wèi)團整理風潮為個案/自華山449
從《蘇報》案看中外法治觀念的沖突及影響/李納461
論光復會與其他政治團體聯絡會黨方式的異同/付清海475
涉外篇
小刀會起義時期的法租界“中立”政策——關于法租界檔案史料的一些解讀/邢建榕490
日俄戰(zhàn)爭時期的上海外交/崔志海501
上海日本人居留民戰(zhàn)后遣送政策的實相/陳祖恩526
試論江南制造總局使用外籍雇員的利弊/吳建章550
淺論香港與加拿大關系/潘興明566
附錄
東南地區(qū)的鮮明個性及歷史影響——“東南社會與中國近代化”學術研討會綜述/583
東南社會與中國近代化學術研討會出席代表名錄/597
后記/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