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是規(guī)定犯罪與刑罰的法律。它是犯罪人的反社會思維和立法者的智慧相互較量的戰(zhàn)利品。一個社會發(fā)展得快也好,慢也好,如果各種利益沖突和心理失衡引致反主流的發(fā)散思維過于活躍,違反社會游戲規(guī)則的行為層出不窮,必然會在立法中引起強烈的反彈,形成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立法景觀,進而導致刑法的發(fā)達或濫觴。我國的刑法草擬于計劃經濟時期,出臺于改革開放的開局之年,重構于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時代?;仡欉^去,我們覺得現(xiàn)行刑法已經很完備了;對照現(xiàn)實,我們又感到刑法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展望未來,我們還不知道刑法將會被修改成什么樣子。不過可能肯定的是,在追求社會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中,如果管理的水平科學一點,利益的分配公平一點,矛盾的解決辦法多元一點,刑法必不至于如此頻繁地被修改或修正。李斯特說過,最好的社會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接著他的話發(fā)揮一下,我們就能推出下一個緒論:最好的社會政策就是最好的刑法。本書特點是不限于論述刑法條文的內容和含義,而是把分析刑法條文的立法原意、研究該條文的相關理論、適用該條文真實案例、探討該條文是否存在某種缺陷以及如何對條文加以完善等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分別加以闡述。力圖使讀者從本書中既可看到刑法條文的立法旨趣,又能對條文中的關鍵問題有所理解,還能從書中限解到現(xiàn)實生活中與條文相關的實踐案例,并對條文中的某些立法缺陷有初步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