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資料比較
1.1 教學的比較
案例1:實驗班與同年級的比較(U檢驗)
案例2:實驗班與同年級的比較(T檢驗)
案例3: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比較(U檢驗)
案例4: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比較(T檢驗)
案例5: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比較(T檢驗)
案例6:實驗班實驗前后的比較(T檢驗)
案例7:多種教法間的比較(單因素方差分析)
案例8:多種教法間的比較(單因素方差分析)
案例9:總體分布的正態(tài)性檢驗
案例10:班級內學生的比較(獨立樣本秩和檢驗)
案例11:班級內學生的比較(獨立樣本秩和檢驗)
案例12:實驗班實驗前后的比較(符號秩和檢驗)
案例13:實驗班實驗前后的比較(符號秩和檢驗)
案例14:多個班級的比較(多個獨立樣本的秩和檢驗)
1.2 體質水平比較
案例1:某班與全市身體形態(tài)的比較(U檢驗)
案例2:甲校與全省身體形態(tài)的比較(T檢驗)
案例3:兩樣同類學生形態(tài)的比較(U檢檢驗)
案例4:兩班同類學生形態(tài)的比較(T檢檢驗)
案例5:實驗班前后的比較(自身比較)
案例6:多個班級學生50米跑的比較(單因素方差分析)
案列7:三個班級學生肺活量的比較(單因素方差分析)
1.3 率的比較
案例1:體育達標率的比較(U檢驗法)
案例2:實驗班與對照班體育達標率的比較(四格表法)
案例3:兩名排球運動員扣球失誤率的比較(U檢驗法)
案例4:實驗組與對照投籃命中率比較(配對比較的符號秩和檢驗)
案例5:兩種不同教學方法的教學效果的比較(X2檢驗)
案例6:大學生視力低下率的比較分析(多個率的X2檢驗)
案例7:兩校學生運動等級考試通過的比較(率的標準化)
1.4 問卷比較
案例1: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問卷調查研究
案例2:不同年齡段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比較分析
案例3:學生對教學滿意度的調查(累計頻率檢驗)
第2章 效果分析
2.1 體質評價
案例1:制定反應時指標的評價等級(離差法)
案例2:身體素質指標評價(標準分法)
案例3:機能和素質評價(百分位數(shù)法)
案例4:立定跳遠成績評價(累計進分析)
案例5:身體素質綜合評價(分數(shù)累加法)
2.2 考試質量評價
……
2.3 教學評價
第3章 預測控制
3.1 身高預測
3.2 成績預測
3.3 生長發(fā)育動態(tài)分析
第4章 指標分析
4.1 篩選指標
4.2 確定指標權重
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