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一生之計在幼年!早期教育是個體一生發(fā)展的起點,是確保兒童可持續(xù)性良好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民諺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之說,就是對早期教育重要性的經典概括。在父母千嬌萬寵的疼愛中,孩子的人生旅程開始漸漸延伸,但不一定是正確的延伸。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但對于早期教育的認識卻是各不相同。 有的年輕父母懷疑早期教育的作用,認為等孩子進入學校后自然會開始學習,自己當年也是“玩”大的,現(xiàn)在不也活得很好嗎?沒必要開展教育。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芝加哥大學教授布魯姆追蹤1523名嬰幼兒成長達20年得出國際公認的結論:如果以17歲智力成熟作為100%的話,50%的智力是在4歲以前獲得的。未來的學習是建立在早期學習基礎上的。在這個連養(yǎng)雞、種菜都需要技術的時代,教養(yǎng)孩子怎能毫無章法、想怎樣就怎樣呢? 有的年輕父母認為早期教育就是智力開發(fā),于是很早讓幼兒識字、計算等,甚至提前讓孩子學習一些課程。這也是很危險的,過早地讓孩子學習與其身心發(fā)展不相匹配的知識和技能,很容易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厭倦,影響孩子的成長。其實,早期教育是養(yǎng)成教育,是對幼兒學習準備狀態(tài)的培養(yǎng),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閱讀、作息、自理、衛(wèi)生、道德、記憶、觀察、思考等習慣,強調幼兒全面發(fā)展而非單純的知識與技能提高。 當然,大部分年輕父母已經意識到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是由于他們沒有接受相關知識的學習,面對自己的孩子也往往是束手無策。我們作為早期教育工作者,在進行家庭教育咨詢活動中,總有許許多多的年輕父母充滿期待地提出各種各樣的教育問題: “我該為孩子買哪些玩具呢?”“該不該讓孩子提早識字?” “怎樣給孩子補鈣呢?” “孩子很自私,怎么辦?” “我能不能處罰孩子?” ……為了讓年輕父母盡快了解科學育兒的知識和技巧,促使幼兒在早期身心健康、和諧、全面發(fā)展,我們組織一些幼兒教育科研人員、幼兒教育專家、幼兒保健教師共同編寫了這本書,以提建議的方式全面介紹3歲左右幼兒的父母在早期教育時應該注意的事項和可以采取的策略。 本書分四個部分。益智篇:以開發(fā)幼兒智力為目標,提出了關于幼兒好奇心培養(yǎng)、右腦開發(fā)、思維拓展、感覺統(tǒng)合訓練、言語表達等方面的教育建議;保健篇:為促進幼兒身體健康成長,對幼兒的營養(yǎng)保健、疾病預防、生活起居等方面提出建議,尤其對家長在幼兒保健方面的誤解作了澄清;個性篇:提醒家長關注并有效引導幼兒合作、自信、勇敢、負責、有愛心等個性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為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情商而努力;親子篇:從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對家長的言行提出建議,以提高早期教育質量,融洽親子關系。每篇有25條建議,共計100條。每條建議不僅從理論上或案例中闡述了建議提出的意義,點明了早期教育的要點,更重要的是詳細介紹了如何實施建議。有的是分步驟寫清程序,有的是舉些例子闡述等,充分考慮了年輕父母的閱讀需求,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為了使本書在理論上更具科學性、前沿性,我們參閱了國內外大量的文獻資料,借鑒了一些幼兒教育專家的觀點,引用了一些幼兒教育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并得到了江蘇省心理學會發(fā)展心理專業(yè)委員會、南京校園情感教育研究所、南京市秦淮區(qū)教育科學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南京市大廠智源雙語實驗幼兒園等單位專家、同行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夠有力地指導廣大年輕父母,通過早期全方位的影響 去促進每個幼兒的發(fā)展,不僅僅是智力的,也是個性的;不僅僅是身體的,也是心理的,即讓幼兒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