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匯集了中外名人寫給孩子的信。他們的信有的是寫給自己的子女,有的是寫給尚未成年的兄弟姐妹,還有的是寫給親戚朋友的孩子們。雖然寄信人與收信人的關系或疏或近,但這些信件都無一例外地表達了長者對幼者的良好祝愿和殷切期盼。他們從自身的角度表達了對孩子們的愛,給孩子們提出了中肯的關于學習和自我修養(yǎng)的建議。一方面,這些信可以看作長者語重心長的諄諄教導,另一方面,親切而家常的文筆也集中體現(xiàn)了名人自身的人格魅力。在編譯這本書信集時,編者把名人書信所針對的孩子限制為未成年人,在本書中即為人低于16歲,因為16歲可以看作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的分水嶺。一般來說,一個人年滿16歲以后就視為成人,他所要面臨的問題將更加多樣,而一個人本身的性格、修養(yǎng)、習慣等也大致成型,所以,16歲以前的家庭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父母親朋的行為舉止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產生影響。為人父母建立健全的人格,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為他們今 后的發(fā)展打下基礎。本書所包括的書信當中,也不乏不負責任的家長的例子。杰克·倫敦在婚姻早已破裂之后,要求13歲的女兒在自己與她的母親之間作出選擇,女兒作出了選擇后,他表示,從今以后,他將不再關心和在意她的一切活動。對一個尚未成年的孩子來說,收到這樣的信是十分殘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