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中央電視臺臺長
第一章 22年之癢
——走在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的路上/1
從1984年央視舉辦第一屆不分唱法的“青年歌手電視大獎
賽”,到2004年第十一屆允許海外華人及大學生選手參賽,央視兩年一屆的全國青年歌手大賽當數內地名度最高的聲樂比賽。八九
十年代,其充分發(fā)揮電視媒體作為主要音樂載體的絕對優(yōu)勢,以思想敏銳性和社會行為走在音樂行業(yè)之前,打造樂壇的中堅力量。20世紀末21世紀初,傳媒平臺極度擴大化,音樂日趨國際化、多元化,內地音樂和青年歌手大賽都面臨痛苦的更新換代。
1)回顧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的發(fā)展演變、潮起潮落/2
2)歷數大賽推出的歌星、內地歌壇的中流砥柱/18
第二章 歌星是怎樣煉成的?
——成功問鼎歌手大賽九段體/35
從蕓蕓眾生里的普通人一躍成為當紅明星、萬眾矚目的中心,青年歌手大賽為所有滿懷夢想的年輕人提供了一條人生境遇中最為神奇的進化路程。雖然一個人的成功是多因素的,但也并非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1)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36
2)嗓音是爹娘給的,唱歌是后天練的/44
3)會選歌,是成功的一個關鍵/51
4)張揚個性,拒絕平庸/59
5)早做準備,把握機遇/62
6)抽簽抽到第一個,會不會吃虧?/63
7)比賽前的走臺至關重要/64
8)衣食住行,著裝打扮,細節(jié)一個都不能少/65
9)放松是最大的秘訣/67
第三章 歌手的夢魘
——綜合素質考核/71
高達1分的綜合素質考核,對于勝負往往決定于O.1甚至是O.01分的大賽而言,不可不謂舉足輕重。是歌手咸魚翻身的制勝法寶,還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滑鐵盧?是央視用來吸引眼球的娛樂秀,還是歌手文化素養(yǎng)的分值體現?考題是否太難,究竟有沒有設立的必要?在一片笑聲和噓聲中,綜合素質考核已成為最引人注意的環(huán)節(jié),也成為最有爭議的問題。
1)正方:什么都不懂,能唱成大腕嗎?/72
2)反方:知道李白是唐朝人,你的綜合素質就真的高?/75
3)變異:綜合素質考核已淪為歌手大賽的賣點?/78
4)回應:綜合素質考核不會取消/8l
5)對策:尋找綜合素質考題的蛛絲馬跡/84
什么是素質?/84
素質考核是怎樣煉成的?/87
素質考核九大要素/9l
非典型試題個案分析/103
第四章 大賽場邊三大鏈陵現象
-前。你夢想的入口有點窄?。?07
任何規(guī)則都是隨著游戲的發(fā)展而逐步完善的,任何事物也總是存在著正反兩面,這是一條必然規(guī)律,青年歌手大賽亦不能豁免。一方面,大賽推陳出新,激活了樂壇;另一方面,舞臺,令衡量藝人水準的標準被模糊,歌手被分化。鏈接
1)綜合素質考核,出題欠周全/108鏈接
2)選手參賽求新歌若“渴”,好歌價高/111鏈接
3)“李瓊現象”,挑戰(zhàn)“三種唱法”的“世紀難題”/114
第五章 是金子總會發(fā)光/121“我已經盡工生最大的努力,所以我一點也不遺憾?!?br />2004年1月的一個夜晚,在美國著名選秀節(jié)目《美國偶像》的舞臺上,孔慶祥這句從容不迫的話語感動了無數美國人,也今他那荒腔走板的參賽表演發(fā)生了“質”的改變。一夜之間,五音不全、其貌不揚的孔慶祥成為紅遍全球的超人氣偶像。作為特例的他,到底算是個英雄還是丑星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在恰當的時機,你夠膽也夠努力,下一站天后,就是你!
1)獲獎不是通向成功的惟一之路/122
2)展示自我最重要/124
3)夢想就在機遇與堅持中綻放/126
附錄一 第九屆綜合素質考題/129
附錄二 第十屆綜合素質考題/237
附錄三 第十一屆綜合素質考題/363后記中央電視臺副臺長胡恩/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