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關于食療養(yǎng)生的經典著作。作者陳存仁師承國學大師章太炎、名中醫(yī)丁甘仁、丁仲英父子;著名老中醫(yī)之食療食補全書,香港《星島晚報》十七年連載?!敖蚪蛴形蹲T”是著名中醫(yī)師陳存仁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在香港《星島晚報》上開設的一個專欄。作者憑借其扎實的中醫(yī)學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以通俗的語言將各種食材藥理藥性進行了精要的說明,同時輔以奇聞趣事,是一部融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飲食指導手冊。整個系列分為三卷,素食卷、葷食卷、食療卷,本書是素食卷,所提及的都是日常所見的蔬菜、水果以及中草藥材。中國的養(yǎng)生食品,要點有三:第一要售價廉,第二要生產便,第三要功效驗。幾千年來,就在這“廉、便、驗”三十條件之下,這些食物維護了我們廣大人民的生命。全國人民愛好的廉價食物,往往就是營養(yǎng)最豐富的食品。譬如全國人愛吃的青菜。豆腐,作為菜蔬,歷代食譜對之無不崇揚備至。本卷所提及的都是日常所見的蔬菜及中草藥材,能指導我們更好地運用日常素食養(yǎng)身。中國人的飲食烹飪方法,蜚聲世界,這是中國生活文化的高度表現。中國人把食品用于養(yǎng)生與療病,這個歷史就更加悠久,周朝時已設有[食療醫(yī)官],這個官的職責,就是指導朝野食療方法。唐朝有孟詵著的《食療本草》,也是一本指示食養(yǎng)療法的好書,可惜這本書的全書已失傳,僅有一部分散見于《本草綱目》……至今中國民間習慣,常探詢食品“有益”或“無益”,足見中國人民對此種學說早已有相當認識?!惔嫒?/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