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1.1 近紅外光譜學的發(fā)展史
1.2 近紅外光譜的特點
第二章 近紅外光譜基本理論
2.1 理想諧振子模型
2.2 非諧振性
2.3 光譜的辨認
2.4 影響近紅外光譜的因素
第三章 近紅外光譜與分子結構
3.1 烴的近紅外吸收光譜
3.2 羰基化合物(C=O)
3.3 X-H基團(O-H和N-H)
3.4 S-H和P-H基團
3.5 腈基(C=N)
第四章 近紅外光譜儀器及相關技術
4.1 濾光片型近紅外分析儀器
4.2 色散型近紅外光譜儀器
4.3 傅立葉普換型近紅外光譜儀
4.4 相關分析技術
4.5 近紅外光纖技術
第五章 近紅外光譜信息的采集與預處理
5.1 近紅外光譜數(shù)據預處理
5.2 近紅外光譜信息的定量特征
第六章 近紅外光譜的數(shù)據處理方法
6.1 近紅外光譜數(shù)據分析特點
6.2 線性回歸分析
6.3 定性分析模式識別方法
6.4 人工神經網絡
第七章 近紅外光譜的定理及定性方法
7.1 近紅外光譜定量分析方法
7.2 樣品光譜分析
7.3 訓練集樣品的選擇
7.4 校正模型的評價
7.5 近紅外光譜法定量分析烴類化合物組成
7.6 近紅外光譜定性分析方法
第八章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石油產品中的應用
8.1 近紅外光譜定量測定石油產品質量指標的基礎
8.2 近紅外光譜法測定烴類燃料油化學組成
8.3 近紅外光譜法測定烴類燃料油質量指標
8.4 近紅外光譜法測定潤滑質量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