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肌電圖學進展的非常迅速,其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因而這項檢查更廣泛地應用于臨床實踐,使臨床醫(yī)生對一些周圍神經和肌肉疾病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為更多的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骨科、內科醫(yī)生提供了可靠的檢查手段和治療依據(jù)。目前這項檢查已被公認為診斷和鑒別診斷神經肌肉疾病必備的客觀檢查手段,是其他任何檢查都不能替代的一項檢查。肌電圖檢查是一項操作非常嚴格,技術性、實踐性非常強的檢查,其結果的準確與否直接與正規(guī)、嚴謹?shù)牟僮骱蜏蚀_的技術有關。通常對每個來作檢查的病人都需要肌電圖專科醫(yī)生首先對其進行詳細的神經系統(tǒng)查體,然后制定出所要檢查的神經和肌肉,在檢查過程中,還要根據(jù)病人的實際情況調整所要檢查的神經和肌肉,這就要求檢查者除了具有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和規(guī)范的操作外,還要有豐富的肌電圖檢查經驗和臨床經驗,這樣才不至于漏查和誤診。目前,肌電圖檢查技術已經被視為臨床神經內科專科醫(yī)生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但遺憾的是國內外有關這方面的參考書多專注于基本知識和理論研究的闡述,與具體操作技術和臨床有關的內容很少,沒有詳細的臨床病例分析,特別是缺乏實際操作的經驗介紹,缺少完整、準確的神經傳導檢查圖及肌肉進針位置圖,導致學習、理解和掌握肌電圖這門專業(yè)較為困難。作為一個神經內科醫(yī)生,我了解臨床醫(yī)生的需求和想法,熟悉他們的問題與困難,從我多年的臨床工作體會中我感到廣大臨床醫(yī)生需要的是一本實用性強,易于理解,易于掌握,可以將這些知識和技術付諸于實踐,應用于臨床,確實能夠解決具體問題,真正為臨床診斷提供依據(jù)的參考書。本人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從事肌電圖檢查與研究工作,一直苦于沒有找到一本合適的參考工具書來指導自己的工作。1998年去新加坡,在新加坡國立腦神經科學研究院專門從事肌電圖研究與檢查工作,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專注于臨床肌電圖檢查和國外文獻研究,有更多的機會親自實踐,在工作中總結和記錄了大量經驗和體會。有機會接觸了很多以前從未接觸到的新知識和新技術,印證和豐富了自己的臨床經驗。當時就希望有一天能把這些經驗和體會匯集成冊,與大家分享,希望能對神經科、骨科、內科、康復醫(yī)生和肌電圖檢查者,以及在校的大學生和研究生了解和掌握肌電圖這門先進技術有所幫助,服務于大眾。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除總結了本人多年的工作經驗及本實驗室的經驗外,還參考了近年來國外大量的神經病學和肌電圖書籍,以及大量的外國文獻。本書的特點是實用、準確、簡明,可操作性強。主要介紹的是最基本、常用并且和臨床緊密相關的知識,以及目前國內外的研究進展。除了包括肌電圖檢查基礎理論知識外,重點以大量的篇幅和圖譜詳細介紹了神經肌肉的解剖,描述了神經傳導和肌電圖檢查的具體操作步驟、技術要點、診斷誤區(qū),以及和臨床的相關性,涉及到了幾乎全身常用的神經和肌肉。詳細分析了各種單發(fā)性周圍神經病、多發(fā)性周圍神經病、神經叢病、神經根病、神經肌肉接頭疾病和肌肉本身病變的臨床表現(xiàn)、肌電圖改變和診斷標準,所涉及的病種包括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骨科、內科等的疾病,尤其涉及到了很多骨科常見周圍神經外傷的臨床和肌電圖定位知識。在每一章后面都有具體的臨床病例分析,包括臨床表現(xiàn)、肌電圖改變和臨床與肌電圖分析,以幫助讀者理解和記憶。本書共包括上、下兩篇,十三個章節(jié)。上篇主要是肌電圖檢查基礎知識概述,包括周圍神經生理、神經肌肉電生理特性、神經肌肉檢查的基本要求,特別是包括各種不同感覺、運動神經傳導速度測定的具體方法,全身各常見肌肉的進針部位、檢查要點,以及各種特殊檢查。下篇主要是各論,具體講述了各種單發(fā)性周圍神經病,神經叢、神經根病變,多發(fā)性周圍神經病,神經肌肉接頭和肌肉疾病,供臨床醫(yī)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