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課守則
生物學實驗報告的書寫方法與要求
常用實驗動物的了解和解剖器械的使用
實驗一 蟾蜍解剖
實驗二 家兔解剖
實驗三 顯微鏡的結構與使用
人口腔黏膜上皮細胞臨時標本的制備
實驗四 動物細胞的基本形態(tài)觀察和顯微測量
實驗五 線粒體及液泡系的活體染色
實驗六 細胞生理活動的實驗觀察
實驗七 細胞組分的化學
實驗八 細胞中的微絲染色及微絲與細胞的形態(tài)觀察
實驗九 細胞分裂的形態(tài)觀察
實驗十 培養(yǎng)細胞的形態(tài)觀察和計數
實驗十一 細胞融合
實驗十二 細胞的原代和傳代培養(yǎng)
實驗十三 腫瘤細胞的軟瓊脂集落培養(yǎng)和測定
實驗十四 細胞顯微攝影
實驗十五 小鼠骨髓染色體標本的制備與觀察
實驗十六 減數分裂標本的制備
實驗十七 人類體細胞的核型分析
實驗十八 人類體細胞染色體的觀察
實驗十九 人類外圍血培養(yǎng)淋巴細胞染色體標本的制備
實驗二十 人類染色體的G顯帶標本的制備與觀察
實驗二十一 性染色質標本的制備
實驗二十二 ABO血型和PTC嘗味能力測試及其基因型頻率與基因頻率的計算
實驗二十三 人類皮膚紋理分析
實驗二十四 姊妹染色單體互換(SCE)標本的制備與分析
實驗二十五 銀染核仁形成區(qū)的光鏡標本制備及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