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結構變化和人平均期望壽命延長,我國缺血性心臟病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并已成為國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來關于缺血性心臟病的診斷、治療、流行病學、預防和基礎研究等方面都得到了飛速發(fā)展。國內已有多部冠心病專著出版,多數(shù)為心內科專家主編,亦有心外科專家主編,其內容各有側重。《缺血性心臟病》由國內外41名心血管病專家參與編寫,其中有從事基礎研究專家、診斷技術專家、心內科專家、心外科專家、麻醉和體外循環(huán)專家等。本書分7篇,包括基礎理論、診斷技術、臨床診斷和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外科治療、新技術、康復及療效,共41章,約100萬字,圖約170余幅。本書對缺血性心臟病的解剖、生理、病理、病理生理、發(fā)病機制及易感因素等基礎研究進行了全面介紹。對生物化學檢查、心電圖、X線、冠狀動脈造影、電子束CT、磁共振成像、超聲心動圖和核醫(yī)學檢查進行全面而系統(tǒng)地介紹。臨床方面對缺血性心臟病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和外科治療進行了重點介紹,針對缺血性心臟病的不同階段,便于讀者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手段和技術,所以本書為缺血性心臟病領域多學科并重的專著。各位作者介紹了所在學科國內外新進展、新技術、新知識以及他們的實踐經驗,所以本書突出了科學性、實用性、先進性和較強的可讀性??晒氖滦难懿』A研究、診斷技術、心內科、心外科、麻醉和體外循環(huán)工作者和相關專科研究生及進修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