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較系統地介紹了16位微型計算機的基本原理及接口技術,并對計算機的最新發(fā)展做了適度介紹。全書共分15章,主要內容包括:基礎知識、微型計算機的組成及工作原理、指令系統、MASM偽指令系統、匯編語言程序設計、8086微處理器結構、半導體存儲器、輸入/輸出技術、中斷、并行接口芯片8255A、串行通信、DMA控制器8237A、其他常用接口、PC機系統結構及總線技術和實驗指南等。本書內容的組織力求深入淺出,以培養(yǎng)學生應用能力為主要目標,以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介紹為主,內容豐富,實用性強,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計算機專業(yè)的教材,以及自動化、機電等非計算機專業(yè)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工程技術人員、自學人員參考使用。本書前言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是計算機及相關專業(yè)的一門重要專業(yè)基礎課,是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系統結構和計算機控制系統等課程的前導課。本書以PC/XT為主要背景機,以8086/8088CPU為基礎來介紹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微機工作原理及接口開發(fā)的相關知識。雖然Pentium機和Windows操作系統是當前PC機的主流,但不論是Pentium機還是Windows,其復雜性使其不適合應用于初學者的教學。對于初學者來說,首先要掌握的是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和框架結構,而不是過多過雜的技術細節(jié)。同時,考慮到計算機本身的發(fā)展,本書中對一些新技術也做了相應的介紹。全書內容根據教育部高職高專規(guī)劃教材指導思想與原則的要求,充分考慮了專科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特點。在內容的組織上,本著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注重基本知識和基本概念的介紹,結合實例重點介紹實用性較強的內容,對難度過大的內容只做少量介紹,使學生有的放矢,利于掌握所學內容??紤]到非計算機類專業(yè)的學時限制,即不能提前一學期開出本課程的前導課《數字電路》,而是常出現《數字電路》與《微機原理》同時開課的情況,所以本書的第1章對本課程所需的前導知識做了較系統的總結,以滿足這種情況下的教學需求。這也使得本書內容自成體系,便于自學者使用。另外,依據作者十多年的教學經驗,匯編語言的學習是本課程的主要難點。為此,本書的第3章對主要指令做了盡可能詳細的講解,另外有意識地將指令分散于多章中講解,以求分散難點。最后,專門用第15章對上機內容進行了具體的示范講解,以使初學者能夠領會并掌握匯編語言。全書共分15章,內容包括:基礎知識、微型計算機的組成及工作原理、指令系統、MASM偽指令系統、匯編語言程序設計、8086微處理器結構、半導體存儲器、輸入/輸出技術、中斷、并行接口芯片8255A、串行通信、DMA控制器8237A、其他常用接口、PC機系統結構及總線技術和實驗指南等內容。書中有少量內容(如:浮點數的格式及表示范圍等)對高職高專學生可能略有難度,但考慮到計算機等級考試,專升本考試等的需要,因此加了進來,教師在授課時可適當節(jié)選。書中凡以完整格式給出的程序均可直接使用,但須注意在向計算機內錄入程序時,所有標點符號均應為西文符號;而書中為了顯示清晰,故將程序代碼中的逗號、引號和分號等改用了中文符號。王豐編寫了本書的第2~15章,王興寶編寫了本書的第1章及附錄,全書由王豐統稿。此外,參加本書編寫及資料整理的還有孫連軍、高政、孫鳳美、王海鵬、陳光軍、譚樹芹等同志,本書由北方工業(yè)大學田紅芳副教授擔任主審。本書編寫過程中,一直得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教材編輯室蔡喆主任的大力支持和指導,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謝。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錯誤和不足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王豐200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