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yōu)槭裁匆x書,為什么要讀詩詞歌賦,為什么要讀散文小說?功利地說,通過讀書能掌握知識,做一個對社會有用從而不懼怕任何競爭的人;本質地說,讀書能讓我們活得更像一個人,擁有更盈滿的做人的感受。因為在這個星球上的所有生靈中,只有人會說話,只有人能夠把自己的經驗和感受訴諸文字傳之他人或來者。而在到目前為止那無以計數的文字里,有那么一部分是不死的——它們注定要與人類一起走到最后那一刻。這樣的文字,固然是通過個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但其所表達的卻是每一個人都隨時可能會有的笑和淚,苦和悲,生和死,靈和肉,愛與恨……,由這樣的文字所形成的書就是體現著人類共同精神的杰作。因此,從《詩經》里的“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到陶潛的“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到顧城的“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我們這樣一路讀下來;從《荷馬史詩》到《哈姆雷特》到《百年孤獨》,我們這樣一路讀下來,我們感知到的東西就決不是那有限的生命和有限的生存空間所能囹圄得了的了,我們可能上午是一個藏在特洛伊城下的木馬里準備一擁而出的古代士兵,下午又是一個盡情享受著江南水鄉(xiāng)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倜儻才子,這樣的人生何其豐贍何其絢爛何其浪漫!而要擁有這樣的人生,不必苦尋長生之丹,更不必籌集旅游之帑,展巻而讀,掩巻而思,世界就都是你的啦!讀書吧!只有書能讓我們活出真正的“意思”來,只有書才能讓我們更細膩地感知自然?緄囊徊菀荒競腿聳蘭淶囊或恍Γ揮惺檳莧夢頤塹難劬Ψ⒘?,謸]惺檳莧夢頤怯齙繳鈧械母魃說仁蹦懿揮傻鼗嶁囊恍Γ赫餿嗣賴酶B姿頻模餿肆嘵牡酶鵠侍ㄋ頻?,震t寺趁У酶K頻?,震t擻怯艫酶防滋廝頻?,震t艘醯酶蹺醴鎪頻摹?,当拈?zhàn)A椿嶁牡匭κ?,上帝疑n諮謐拋彀團闋拍閾?,绰柋,你就矢`謨彌欽叩難凵翊蛄課頤塹娜松???好書不僅是讓我們活得豐富和浪漫,它也是我們的皈依和歸宿。任何一個有出息的民族,之所以歷萬千年磨難而不亡,是終有其所系之根的??鬃友浴笆耪呷缢埂?,恰是激發(fā)有生之年的修為;諸葛亮“臨表涕零”,正顯一代賢相之骨鯁;王勃“窮且益堅”,凸表書生報國之愿;東坡“莫聽穿林打葉聲”,極現自強不息之精神……,如果沒有這一切,中國人何倚何待?中國的好書是我們永遠的根,但這條根要想擁有永遠的活力,還必須具有吸納其他民族之精華的雅量和能力。且莫說在自然科學方面我們至今還沒有一個牛頓、法拉第、愛因斯坦類的重量級人物,即使在社會科學方面,我們哲學上的大師級人物還都是先秦那時代的,而沒有一個現代的黑格爾或康德;在文學上的重量級人物也得首推二百年前的曹雪芹,而沒有一個現代的莎翁托翁。因此,八十年前,博學多才的梁任公看到外國小說使用現在連小學生都懂的“倒敘”手法時,不由地連稱神奇。這還僅是文學技巧上的落后。我們的文學作品的內容,在對人類的一些永恒主題,如善、正義、美德包括愛情等問題的探討的深度與廣度上,也遠未達到世界水平。這是無需回避的一個話題。因此,要做一個真正豐富和幸福的人,我們必須把探求的眼神同時伸向世界,管他黑人白人,管他歐洲美洲,只要體現了人類的共同精神,一律“拿來”!教育部于近一兩年來頒布了新的中學語文課程標準(簡稱“新課標”),在這個新課標“關于課外讀物的建議”中,列出了中學階段約50種中外優(yōu)秀文學作品以及大量的中國古代詩詞。應該說,這些讀物基本上都是人類優(yōu)秀文學成果的結晶。為了幫助廣大中學生朋友更順利地了解和閱讀這些作品,我們編寫了這本《捧起名著——中學語文新課標推薦讀物導讀與欣賞》。我們明白,在每一部偉大的作品面前,三五千字的導讀文字一定會掛一漏萬的,甚至可能是隔靴搔癢的,何況,因我們的水平翦陋,也不敢斗膽地說準確地把握了這些名著的精髓。但可以肯定地說,有這樣一本書,終究是一個幫助大家閱讀的引子。如果我們這些文字能給中學生朋友們留下一些有關名著的印象,能夠提供一條理解名著的路徑,以使大家在未來漫長的人生之旅中能夠時常想起這些作品來,我們這些做鋪路工作的人也就心滿意足了。順便再說一句,本書中講到的《芙蓉鎮(zhèn)》和《塵埃落定》二書,并非新課標“建議讀物”中的指名作品,但新課標推薦大家讀獲“茅盾文學獎”的作品,我們認為這兩部小說堪稱中國當代小說的優(yōu)秀之作,甚至比課標中提到的某些外國小說水平還要高,故也寫出了導讀文章,謹供同學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