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一部《紅樓夢》"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我稱不上什么"家",但是在屢讀《紅樓夢》而感慨"一部奇書,兩行熱淚,三夜不眠,四壁生輝"之余,也不禁"看見"了一點兒我能看見的東西??吹枚嗔耍忝俺鲆环N沖動的想法,想要寫一本書,名字就叫《紅樓智慧》。 按照我的理解,賈府如同一個龐大的家族企業(yè),它的興衰史,正是一個家族企業(yè)的沉浮史;而封建制度瀕于崩潰和必然滅亡的命運,不正同舊的企業(yè)體制被時代所淘汰如出一轍嗎?所以,在寫作本書過程中,腦海中不時浮現(xiàn)出許多中國企業(yè)和企業(yè)家的沉浮興衰--巨人、秦池、三株、太陽神、飛龍等曾經創(chuàng)造了歷史而又在歷史大潮中遭遇挫折的企業(yè);史玉柱、姬長孔、吳炳新、懷漢新、姜偉等一度引領時代潮流而又在時代巨流中歸于寂寞的企業(yè)家。與此同時,我常常會被一種難以言表的情緒所淹沒,我似乎看到了一個誰也不愿意承認的事實正如幽靈般越飄越近:今天正在中國經濟舞臺上盡情表演的許多企業(yè)家,都將不可避免地隨風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