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在劍橋形形色色的各種講座中,就講演者的知名度、面向公眾的影響力以及在普及與學術的結合、聽眾人數(shù)(在劍橋大學最大的報告廳舉行)方面,聲望最高、首屈一指的就是劍橋大學達爾文學院的這個系列年度主題講座。 這些講座主題開放,論述深入,敘述新穎,不守常規(guī),多個學科就一個主題由各學科從多個視角來闡述,主題本身似乎不屬于任f可學科,比如“ 結構”“起源”“顏色”“災難”“記憶”“證據(jù)”“時間”“身體”等。 這里我們能看到人文關懷和科學精神的真正有機結合,真正知識人的視野和素質,用我們通常很難最先想到的思考方式來表現(xiàn)這個世界,提供對世界不斷的新的解釋。 講演者有畫家、舞蹈家、天體物理學家、生物學家、歷史學家、小說家、神經系統(tǒng)科學家、控制論者、建筑大師、心理學家、作曲家、哲學家、經濟學家。 目錄: 導論:什么是交流 P.N.約翰遜-萊德 1 腦內的交流與表達 賀拉斯·貝婁 2 動物交流 帕崔克·巴特森 3 語言與意識 諾姆·喬姆斯基 4 說真理 D.H.梅勒 5 小說作為交流方式 戴維·羅奇 6 無言的交流 喬納森·米勒 7 作為交流方式的音樂 亞歷山大·戈爾 8 通信和交流 約翰·阿爾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