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文泉從南通趕來南京,讓我分享他的喜悅:他根據博士論文修改而成的《跨文化對話與融會:當代美國戲劇在中國》即將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他請我為之作序,我自然欣然從命。我了解書稿產生的背景、過程和它的價值。我也為吾文泉三年潛心研究的成果,很快得到一家重要的出版社的認可,因而能讓更多的學人和劇界人士分享使用,而感到由衷的高興。 三年半前,吾文泉來南京大學攻讀英美文學方向博士。那時他已經是一個發(fā)表或完成了十余篇論文和一部專著的英文系副教授。這些成果大多集中在英國戲劇,特別是莎士比亞戲劇語言藝術的研究方面。他來南大后,如果繼續(xù)沿著這個方向開展研究,那他輕車熟路,也許很快就能完成博士論文。但南大英文博士點,一般不贊成博士學位論文繼續(xù)他們在碩士階段或其他地方業(yè)已開始的研究項目。這樣要求顯然是想讓學生在尋找新課題的過程中,拓寬研究領域,培養(yǎng)更廣泛的學術興趣,在規(guī)范良好的學術氛圍中深入做一個完整的研究課題,為今后的學術生涯打好扎實的基礎。吾文泉完全支持這樣的想法,并全身心地投入了尋找新的研究課題的過程之中。他比較系統(tǒng)地學習了美國文學、現(xiàn)代西方文論和英國文學的課程,并積極思考。他收集和閱讀了大量中外戲劇史、戲劇理論、文藝理論等方面的書籍和演出資料。吾文泉的求知欲和學習的刻苦,在同學中有口皆碑。最后他選定當代美國戲劇與中國作為他博士論文的研究課題。因此,吾文泉最終完成的這份書稿有著比較寬厚的學術研究作背景,其中也包括他已經出版的莎士比亞研究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