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儒林外史》描寫的是“儒林”之“外史”。就是說,《儒林外史》不同于體現(xiàn)官方意志、掩蓋弊端、粉飾太平的正史,而是記正史之不書,寫名不見經傳的從生相;也不同民間流行的荒誕不經的稗官野史,其主旨是“寫世間真事”窮極文人情態(tài),針砭時弊,諷喻世人。《儒林外史》的故事背景發(fā)生在明代,人物的神情心態(tài)卻是清朝的。吳敬梓托明寫清,以功名仕祿為中心,描摹形形色色儒林文士的性格與命運,展現(xiàn)了一幅封建科舉時代的社會風俗畫卷?!度辶滞馐贰肥菂蔷磋鞯拇碜鳌W髡哂幸獍褧泄适录偻邪l(fā)生在明代,而實際上描繪的卻是清代廣泛的社會生活,反映了作者同時代的文人在科舉制度毒定下的厄運。正如作者的摯友程晉芳在《懷人詩》中所揭求援:“外史記儒林,刻劃何工妍;吾為斯人悲,竟以稗史傳!”〈儒林外史〉開頭寫了兩個歷盡辛酸的老童生,頭撞貢院號板的周進和中舉發(fā)瘋的范進,令人讀后捧腹大笑,骨子里卻隱藏著悲劇內容。作者身為士人,洞察其中奧秘,暴露其丑態(tài)格外深刻,人物刻劃栩栩如生,有著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