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是“復旦大學青年經濟學者文庫”中“經濟前沿問題研究論叢”中的一本。全書共六章,主要借鑒了交易成本經濟學、法與金融、軟預算約束理論與歷史比較制度分析四種理論分析方法,提出一個完整的理論框架探討了一個社會中社會經濟制度和組織形式的決定因素。書中對我們司空見慣的社會經濟現(xiàn)象作出了一般性的經濟解釋,如顯規(guī)則與潛規(guī)則、分權與分工程度對社會經濟制度和組織形式的影響,凸顯經濟學解釋世事的學術追求,對展示如何運用主流經濟學方法解釋現(xiàn)實問題有較高的理論價值。 本書正是提出一個完整的理論框架來解釋以上現(xiàn)象和回答上述問題。具體而言:第1章“導論”旨在說明本書的寫作動因,解釋本書采用的方法和假寫,并說明本書的邏輯結構。第2章“文獻述評”旨在評述與本書相關的四種理論——交易成本經濟學、法與金融、軟預算約束理論與歷史比較制度分析——的文獻,并著重討論本書與這些文獻的聯(lián)系和分殊之外,更好地凸顯本書的立意與創(chuàng)新。第3章“聲譽租金、社會信任與組織形式”結在研究聲譽和社會信任對社會經濟制度與組織形式的影響。第4章“分權、承諾與組織形式”旨在研究一個社會的分權程度對社會經濟制度與組織形式的影響。第5章“分工、承諾與組織形式”旨在研究分工程度對社會經濟制度與組織形式的影響。第6章“結束語”是全書的總結,進一步討論某些結論,并提出未來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幾個方向。